那是东宫试药堂淘汰的初版“退热散”。
这种药方,药效并不稳定,甚至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被试药堂弃用。
徐惠立刻明白了,武媚娘改良了这种药方,然后暗中施用。
她利用了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成功地在民间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徐惠感到一阵寒意。
武媚娘的手段,比她想象的还要高明。
她不仅仅是在行医救人,更是在玩弄人心,攫取权力。
“这个女人,真是可怕……”徐惠喃喃自语。
她必须阻止武媚娘继续这样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徐惠立刻召见了柳如意。
柳如意是西市唯一一个敢用“赤金蕊”的药婆,也是武媚娘暗中培养的人。
徐惠想从柳如意那里,得到一些关于武媚娘的情报。
“柳如意,我问你,‘提灯娘娘’的事情,你了解多少?”徐惠开门见山地问道。
柳如意低着头,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奴婢只是奉命行事,对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徐惠冷笑一声:“是吗?那你告诉我,为什么百姓宁愿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提灯娘娘’,也不愿意相信太医院的官药?”
柳如意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娘娘,百姓不信官药,只信夜送的药。你说那是东宫改的方子,他们会问:那为何白天不来?”
徐惠的心中一震。
她明白了。
民心所向,不在于药效,而在于“被看见的慈悲”。
百姓需要的,不仅仅是药,更是一种关怀,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而武媚娘,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能够在民间迅崛起。
徐惠陷入了沉思。
她意识到,如果想要真正地赢得民心,就不能仅仅依靠官府的力量,更要借助民间的力量。
她不能一味地打压武媚娘,而是要引导她,利用她,将她的力量转化为东宫的力量。
“我明白了……”徐惠喃喃自语。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柳如意,我给你一个任务……”
徐惠决定不破神,反而借神立制。
她拟了一份《女医巡坊与民祠联动章程》,建议将“提灯娘娘”的传说纳入官方巡医仪式,由女官扮演“灯使”,夜行赐药。
她要将“提灯娘娘”的形象,转化为东宫的形象,让百姓知道,真正的恩情,来自于东宫。
然而,徐惠的计划,很快就遭到了阻力。
御史台监察御史崔明远,上疏弹劾“东宫纵巫惑民,败坏礼法”,并引用《唐律疏议》:“诸假托鬼神,妄称灵异者,徒二年。”
司徒长孙无忌,也在朝中附议,称“太子养而不制,恐生新患”。
朝堂之上,一片反对之声。
李承乾并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下令,让徐惠公开回应。
徐惠临危不乱,在尚书省外设下讲坛,当众演示了一项“热显技术”。
她拿出一张绢布,覆盖在《女医章程》上,然后用炭火微微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