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50章 皇帝怕的不是药是药怎么被人吃(第1页)

第50章 皇帝怕的不是药是药怎么被人吃(第1页)

长安的秋,风是凉的,却也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药香。

那是劫后余生的味道,也是百姓对救命之人的感恩之情。

瘟疫之后,活下来的人们,自地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他们要为那些在黑暗中提灯送药的人,立一座碑。

这座碑,没有立在官署,没有立在显赫之地,而是立在了人流如织的西市街心。

碑身粗糙,却饱含着最真挚的情感。

碑文更是简洁到极致,没有冗长的官衔,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几个朴实的名字:柳如意、裴雨柔、灯使十三人。

这十三人是谁?

没人知道,也许是某个深夜里默默送药的更夫,也许是某个不顾安危照顾病人的邻居,也许,仅仅是某个在药棚里帮忙烧火的孩童。

他们如同黑夜中闪烁的星光,照亮了绝望的人们。

更让人动容的是,长安城的孩子们,还编了一童谣:

“东宫药,夜送来,不敲门,只插莲。”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与希望。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一盏盏灯笼,一朵朵纸莲,成为了百姓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然而,这温暖的记忆,却刺痛了皇宫里那位至高无上的存在。

“砰!”

甘露殿内,李二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茶水四溅,染湿了龙袍一角。

“朕在位二十三年,未闻百姓为药立碑!”

他威严的面容,此刻布满了阴霾。

他可以容忍百姓歌颂他的功绩,但他无法容忍,百姓将感恩的目光,投向另一个人。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低眉顺眼,仿佛一座沉默的雕塑。

他知道,皇帝陛下心中的怒火,并非仅仅是对“药恩碑”本身,而是对“民心所向”的深深忌惮。

“民心所向,未必不利于社稷。”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试图劝慰皇帝。

李二冷笑一声,”

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帝王心中最隐秘的角落。

他需要的,是万民敬仰,是绝对的臣服,而不是分享他的荣耀,更不是挑战他的权威。

孙思邈入宫请安,依旧是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眉宇间,似乎多了一丝忧虑。

“若太子明日称病,这药政还能不能转?”李二突然问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孙思邈心中一凛。

他叩在地,声音铿锵有力:“药政在制,不在人。然百姓认的是东宫印,灯使穿的是东宫袍。”

这几句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李二的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