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坛日”后的第三天,东宫像是架上了永动机,昼夜不停地运转着。
徐惠领了太子的命,要给这“协济”制度立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关在灯政房里,头都快薅秃了,终于,一份《协济药政七令》新鲜出炉。
要说这七条里头,最炸裂的,还得是那条“百姓监药制”。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协济园里头熬药,老百姓说了算!
每坊选俩代表,轮流来你这“民监席”上坐着,想查药查药,想称重称重,想录名录名,一句话,把权力直接下放到人民群众手中!
这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西市的柳如意,那可是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听了这消息,第一个跳出来响应。
她张罗着把西市的药婆子们都聚到一块儿,成立了个“监药会”,每天早上开会,对着药单子,那是拿着放大镜在看啊!
“这剂量不对吧?王婆,你来闻闻,是不是少了点甘草?”
“哎哟,还真是!如意,你这鼻子比狗还灵!”
这些个药婆子,那可都是在药堆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个个都练就了一身辨药的绝活儿。
有了她们的监督,谁还敢在药里头掺沙子?
可这头热闹,那头却有人不乐意了。
太医博士韩文博,那可是个学院派,讲究的是科学,是证据。
他听说了这事儿,鼻子都气歪了:“妇人儿戏!简直是胡闹!懂什么药理?瞎掺和!”
可这韩文博,也是个实诚人。
虽然嘴上说着不靠谱,但心里还是痒痒的。
这不,杜曲园再开坛,他偷偷摸摸地跑去看热闹了。
这一看,可把他给震住了。
只见一个盲眼老妇,颤颤巍巍地走到药碾子旁边,伸出枯瘦的手,摸了一把药粉。
“这药,磨得不够细。”老妇人淡淡地说。
一句话,全场鸦雀无声。
韩文博心说,这老太太怕是来捣乱的吧?
没想到,徐惠却立刻让人重新研磨。
等药粉再次端上来,老妇人又摸了一把,点点头:“这回差不多了。”
韩文博凑上去,仔细一看,果然,这重新研磨过的药粉,比之前的细腻多了。
他顿时傻眼了。
这老妇人眼睛都看不见,竟然只凭手感,就能分辨出药粉的粗细,这得是什么样的经验啊!
他走到徐惠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一躬:“徐才人,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先前多有冒犯,还望恕罪。今日一见,方知民间藏龙卧虎,我韩文博,愧为医者!”
经过这一遭,韩文博算是彻底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