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太子殿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朝政,不用再受那些老家伙的掣肘了。
可李承乾却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封号是皮,信是骨。皮可夺,骨不折。”
这话,说得很有深意。
封号,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可以被剥夺,可以被抢走。
但真正的信任,却是深入人心的,是无法被摧毁的。
他要的,不是一个“监国”的头衔,而是老百姓对他的信任。
只要有了这份信任,就算没有封号,他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天晚上,李承乾独自一人,站在东宫的观星台上。
他仰望着星空,看着那满天的繁星,心里充满了感慨。
突然,他的目光,被远处的七个方向所吸引。
那是“协济七园”的方向。
只见那里,星星点点地亮着无数盏灯火。
那是百姓们夜里巡视药田的灯,是他们守护自己生命希望的灯。
看着那些灯火,李承乾久久不语。
而在长安城的另一边,城南的一座破败的尼姑庵里,武媚娘已经藏身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她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协济药政”的进展。
她看到了药园里的变化,看到了老百姓的热情,也看到了李承乾在背后的付出。
她不得不承认,李承乾这一招,确实很高明。
他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去压制那些反对势力,而是通过改善民生,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有了老百姓的支持,那些反对势力,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这天夜里,武媚娘悄悄地来到了庵里的禅房,找到了法融。
法融是这座尼姑庵的主持,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老尼姑。
武媚娘看着法融,轻声问道:“师父,如果我今夜放一把火,烧了杜曲药库,百姓会恨东宫吗?”
法融听了,微微一笑,反问道:“你觉得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媚娘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想,他们不会恨东宫。”
“为什么?”法融问道。
“因为他们知道,东宫是为了他们好。”武媚娘说道,“他们会连夜重种,然后问——谁不让活人吃药?”
法融点了点头,说道:“你明白就好。”
武媚娘叹了口气,从怀里取出一卷羊皮纸。
那是一卷《提灯录》,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年她亲笔所记的施药名单。
那是她曾经为了对抗李承乾,而做出的努力。
可现在看来,那些努力,都显得那么的幼稚和可笑。
她走到庵里的火盆旁,将那卷《提灯录》投入了火中。
火光映照着她的脸庞,忽明忽暗。
她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低声说道:“你没抢我的火,你让它自己烧成了野火。”
这火,是李承乾点燃的。
但他没有强迫任何人,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燃烧起来,最终烧遍了整个长安城。
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第二天,徐惠得知了城南尼姑庵生火灾的事情,心里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