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知道,这场火灾,是不是与武媚娘有关。
她没有将此事禀报给李承乾,而是秘密派王玄策,带人前往尼姑庵,将那些被烧毁的《提灯录》残页,全部拾了回来。
王玄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些残页,一片一片地拼贴修复。
然后,徐惠将修复好的《提灯录》,放在了《医助章程》的卷,并在上面题签曰:
“火种有始,无终。”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燃烧着。
第二天,在灯政房里,徐惠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将“灯使”更名为“民医使”,服饰去掉东宫纹样,改绣“协济”二字。
柳如意站在下面,听着徐惠的命令,指尖微微颤抖。
她抬起头,看着徐惠,轻声问道:“娘娘,这是……”
徐惠看着她,微微一笑,说道:“从今往后,我们不是宫里的灯,是百姓的灯。”
柳如意明白了。
从这一刻起,她们不再是依附于权力的工具,而是真正属于百姓的医者。
她们的使命,不再是为东宫服务,而是为天下苍生服务。
当夜,李承乾独坐书房,借着昏黄烛光,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巡医录》。
纸张粗糙,墨迹深浅不一,却散着一股子热腾腾的烟火气。
“延寿坊民医使赵氏,原为乞妇,今救十六人,百姓立‘赵婆灯’于巷口。”
一行字映入眼帘,李承乾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弧度。
这感觉,就像是自己种的韭菜,终于可以割了,不对,是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开始庇护一方百姓了!
他合上卷宗,揉了揉眉心,轻唤道:“薛仁贵。”
黑暗中,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浮现,正是飞骑军统领薛仁贵。
“殿下。”
“撤了东宫巡医队。”李承乾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
薛仁贵闻言,虎躯一震,差点没把手里的佩刀给拔出来。
“殿下,万一疫病复起,百姓……”
李承乾摆了摆手,止住了薛仁贵的未尽之言。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任凭带着凉意的夜风吹拂着他的脸庞。
映入眼帘的,是长安城内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那些灯火,不仅仅是照亮了道路,更是照亮了人心,驱散了恐惧。
“火已遍野,不必再引。”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薛仁贵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李承乾已经转过身,负手而立,不再言语。
他只好默默地退了出去,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殿下这是……要放手了吗?
当薛仁贵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李承乾再次望向窗外,喃喃自语道:“灯未熄,可掌灯人,已不再是那一个……”
忽然,他注意到书案上放着一个造型别致的走马灯,那是徐惠前几日亲手做的,灯影旋转,映出药农采药的画面。
李承乾伸出手,轻轻转动了一下灯笼,灯影转动的度加快了……
“殿下,”门外传来徐惠的声音,“孙道长求见,说是……药材出了问题……”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