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在追查商路时,现那批特殊的寒水石,并非产自中原,而是通过一条隐秘的西域商道流入。
更致命的是,在运输所用的毡布上,他现了一个用特殊染料绘制的、几乎无法辨识的暗记——长孙家族旗下最大的商号,“长兴行”。
徐惠看着沙盘上交错的线索,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好一招借刀杀人,一石二鸟。既能用废印构陷太子,又能将外戚长孙家拖下水。
无论陛下信与不信,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东宫与国舅府之间,必生嫌隙。届时,他这位亲王,便可坐收渔利。”
城南药园,武媚娘的决断比任何人都要快。
她没有丝毫犹豫,当着数百名围观百姓与药工的面,亲手点燃了火把,将药园库房内所有库存的寒水石,无论好坏,尽数投入烈火之中。
熊熊烈焰升腾,映着她决绝的脸庞。
“寒水石有毒,此为劣药,我武氏药园,绝不以此物谋财害命!”她高声宣布,随即布“药灯悬赏令”:“凡举报毒源线索,一经查实,赏金十两,保举入灯使,享俸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夜之间,足足三十七张写着各类线索的纸条,被塞进了长安各处药灯的底座暗格。
其中一张,字迹潦草,却内容惊心:“三日前深夜,见宫中内侍数人,抬木箱出永安门,形迹可疑,后入昌王府。”
武媚娘立刻将这份线索工工整整地抄录了三份。
一份即刻送往东宫,交由太子定夺;一份连夜送呈孙思邈,请他联名上奏,以医者之名,为民请命;而最后一份,她亲自送出城,藏进了慈恩庵的地窖深处。
她深知,人心难测,帝心更如渊海,必须留下后手,以防万一。
东宫书房,李承乾看着眼前的所有情报,终于决定反击。
他没有选择直接将证据呈给李世民,因为那只会变成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皇室丑闻。
他需要一个无法辩驳的、当场拿获的铁证。
他请来了高履行。
高履行是申国公高士廉之子,身份贵重,为人方正,由他出面,最为合适。
“高少卿,”李承乾语气平静,“我怀疑惠民仓账目有异,恐有仓吏监守自盗,私藏米粮于外。此事若由御史台或大理寺查,动静太大,易打草惊蛇。
太常寺掌祭祀礼仪,稽查下属各仓本是常事,还请你以‘太常寺稽查惠民仓外设私仓’为名,代我走一趟。”
高履行虽有疑虑,但见太子言辞恳切,又事关赈灾米粮,便应了下来。
他带着太常寺的仪仗,大张旗鼓地直扑李元昌位于城西的一处别院。
李元昌的管家见是太常寺的人,只当是例行公事,不敢阻拦。
高履行带人长驱直入,直奔后院粮仓。
当仓门打开,一股混合着米香与诡异石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里面堆着数百袋尚未启用的米粮,与三州疫区的毒米别无二致。
而在仓内暗格,他们更是搜出了伪造东宫旧印的铜制印模,以及一本尚未写完的日记。
高履行颤抖着手翻开日记,上面的字迹狂妄而扭曲:“大疫起于三府,民怨沸腾,太子失德,必被废黜!父皇诸子,唯我年长。待长安大乱,我以亲王之尊,领京畿兵马清君侧,入主东宫,指日可待!”
冷汗瞬间浸透了高履行的官袍,他失声惊呼:“此人疯矣!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