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未歇,瘟疫再起。
这一次,病毒却绕开了朔方,精准地扑向了京畿附近的三州之地。
与朔方疫病不同,新疫病迅猛,患者多为贫民,症状诡异,一时人心惶惶。
孙思邈再度临危受命,他背着药箱,步履匆匆地赶赴疫区。
在那些低矮潮湿的窝棚里,他见到了太多绝望的眼睛。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诊治与查验,一个可怕的现浮出水面。
病源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他在赈灾的米粮中,验出了一种被精细研磨的粉末——寒水石粉。
此物性大寒,少量入药可清热,但大量混入米粮,对饥肠辘辘的贫民而言,无异于穿肠毒药。
他立刻循着米粮的脉络追查,线索如同一条毒蛇,蜿蜒着钻回了长安城,最终停在了户部下辖的惠民仓。
当仓中账册被调出,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固了。
那份调拨数万石米粮至三州的批文上,赫然盖着一枚印章——太子东宫之印。
尽管印文边缘模糊,显示是枚早已废弃的旧印,但上面的“东宫”二字,依旧清晰可辨。
消息传回朝堂,犹如投下一颗惊雷。
御史台的言官们嗅到了血腥味,立刻蜂拥而上,弹劾的奏疏堆满了李世民的案头。
“太子残政遗祸,阴结仓吏,图谋不轨!”的呼声响彻朝野。
罪名直指李承乾,意图将他与这场滔天罪孽捆绑在一起,万劫不复。
东宫之内,一片死寂。
李承乾端坐案前,面色平静地听着外界的风暴,仿佛那些弹劾与自己无关。
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看向了身侧的徐惠。
“启动‘灯影’。”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徐惠躬身领命,一道道指令通过绝密的渠道迅传出。
遍布三州之地的“灯使”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不再是悬壶济世的医师,而是化身为最敏锐的猎犬。
凡是接触过那批问题米粮的家庭、官吏、脚夫,其门框之上,皆被刻下了一道旁人无法察觉的特殊刻痕。
这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以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着毒药的流向。
三日后,夜幕沉沉。
数百份情报如涓涓细流,汇入东宫,最终在徐惠的沙盘上,勾勒出了一幅惊人的图景。
所有线索的终点,并非指向惠民仓的某个贪腐仓吏,而是精准地指向了七处地点——汉王李元昌在城郊与三州的私邸别业。
就在此时,另一则情报自千里之外的陇右传来,让整个阴谋的轮廓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