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失业工人聚集,举着简陋的标语:“要面包!要工作!不要马克废纸!”口号声嘶哑而愤怒。
警察组成人墙,警棍紧握,头盔下的眼神紧张地扫视着攒动的人头。空气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旁白:工业瘫痪,资金外逃,失业如瘟疫蔓延,政局在火山口上摇晃。
天幕下,1914年6月27日的巴黎。
他骨子里燃烧着对德国的刻骨仇恨,坚信必须压垮这个宿敌,永绝后患。
但作为深谙政治漩涡的老手,他太清楚这步棋的凶险。
“占领鲁尔…勒死德国工业命脉,看起来是绝杀。”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硬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哒哒声,
“但未来那个‘我’…真能顶住国内外的压力吗?议会里那些软骨头,英美那些搅屎棍…还有德国人这种不要命的‘软抵抗’…”
他低声自语,眼神里交织着狠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代价,似乎比预想的更沉重。
--
而在法国乡间的一座朴素的庄园里,1914年还只是上校团长的菲利普·贝当,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天幕。
画面中法比军队开进鲁尔矿区的景象,让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骤然亮起锐利的光芒,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近乎残忍的弧度。
“鲁尔…德国的命根子!”贝当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带着军人特有的决断,“普恩加莱?干得好!可惜,干得还不够狠!”
他猛地站起身,仿佛眼前就是鲁尔的地图。
“如果…如果1918年我真是元帅了,如果这占领鲁尔的指挥官是我贝当…”
他眼中没有丝毫对破坏的犹豫,只有一种冷酷到极致的战略考量,
“消极抵抗?哼,德国佬想用沉默耗死我们?做梦!”
他走到窗前,背对着天幕的光,身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充满压迫感的影子。
“我会命令工兵部队,带上足够的炸药!”
他抬起手,做了一个坚决下劈的动作,
“不是占领!是摧毁!把那些该死的矿井给我灌满水!把炼钢厂的高炉炸成废铁!把铁路枢纽彻底掀翻!让鲁尔变成一片真正的、一百年也恢复不了的工业废墟!”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铁血的意志,
“只有这样,才能让德国人永远记住背叛《凡尔赛条约》的代价!才能让他们再也缓不过这口气!什么消极抵抗?在彻底的毁灭面前,都是笑话!”
贝当此刻的思维里,只有如何彻底阉割德国的工业潜力,永绝后患。
天幕尚未揭示的未来命运(维希政府),此刻与他无关。
他眼中燃烧的,是1914年一个铁血军人对宿敌最首接、最彻底的毁灭欲望。他甚至在盘算,如何争取到这个“指挥官”的职位,去执行他心目中的“终极解决方案”。
天幕的画面冷酷地推进,将1923年深秋至1924年的“转机”展现在1914年的欧洲面前。
【历史影像加载:危机的“转机”。】
1废纸粉碎机:
画面聚焦魏玛共和国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