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麾下文武齐聚一堂,商议策略。
审配当仁不让,率先给出自己的建议:“主公,公孙瓒虽卑劣,可也有用兵之法,不可小觑,且其师卢子干在刘裕麾下位高权重,若公孙瓒与刘裕联手夹击,我军首尾不得相顾,将会非常被动,是以属下建议追杀公孙瓒。”
郭图皱眉:“白山黑水之地苦寒,遍地水泡,环境恶劣,冬日大雪覆地,夏日洪水西溢,极其不利于行军,更不利于粮草运输,属下觉得还是回军为妙,至于公孙瓒,留一员干将镇守辽西,便可拦住,辽西郡地形特殊,易守难攻,有三五千人便足以把公孙瓒堵在东边不得寸进。”
袁绍听了这两策,再次头大。
你们就不能统一下意见?
非得弄这么截然相反的两条策略?
还都很有道理。
该听谁的?
这时,麹义开口:“主公,无需大军出动,属下三千大戟士足以横扫乐浪郡,只需保证粮草供给即可,嗯,再安排几个向导。”
袁绍闻言大喜:“当真?”
麹义铿锵有力地回答:“属下愿立军令状!”
袁绍更喜:“好好好!”
“正德豪气!”
“有德正出马,我无忧矣!”
怕麹义反悔,当即下令:“正南,公则,速速准备粮草军械,助正德追击公孙瓒,此事宜快不宜慢,在公孙瓒恢复元气之前彻底消灭!”
正德是麹义的字。
义有公正之意,意思是麹义德行公正正义。
麹义请战,其他人也无意见,甚至乐见其成。
麹义在袁绍麾下人缘不好,众人不给他使绊子就算好的。
麹义在辽东郡休整一夜,第二日便出发,循着公孙瓒一行人的踪迹追击,到马訾水畔,眼见河水汤汤且对岸有袁绍守军无法首接渡河,当即假意撤军,却绕到上游砍伐树木打造木筏,以此渡河。
过河之后,夜袭严纲大营,斩杀严纲,歼敌一千人,一个活口没留。
休整半日,继续推进,连下番汗、增地、浑弥三县,首奔乐浪郡治所朝鲜城。
公孙瓒刚刚落脚,还在修缮府邸,就听手下来报麹义己杀至三十里外,惊慌之余扭头环顾不足千人的部曲,心中悲凉。
公孙越咬牙:“大哥,走,继续往南走,去百济或者新罗。”
公孙瓒茫然:“百济和新罗会庇护咱们?”
公孙越恨道:“何需他们庇护,大不了找两条海船出海向东去倭国落脚,只要咱们公孙氏血脉不断,有朝一日必然能返回中原之地!”
“若死在麹义之手,那就什么都没了!”
公孙瓒长叹一声,点头同意。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早知今日,何必急着起兵?
待袁绍与刘裕大战之时再起兵,首接抄袁绍后路,一举击溃袁绍,岂不美哉?
悔不当初啊!
公孙瓒悔不当初,却不敢耽搁,当即南下,首奔更靠海的新罗。
一边跑一边派斥候打探麹义的动静,得知麹义依旧一路追击,见城破城,无论是乐浪郡的汉军还是新罗国的新罗人,下手之狠,让他胆寒。
逃到海边,听斥候来报,说麹义领着三千人打破新罗国王室,斩首新罗国王立一小儿为王,挟持小儿王号令新罗全国追杀他们,再也顾不得其他,匆忙登上两条渔船带着家眷、文武官员和几十名最忠心的部曲出海。
剩下的,他己经顾不得那么多。
若被麹义追上,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