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舌辩之术,又正是孙乾所擅长的。
即便当前局势有利于刘备游说,想凭借舌辩之术就得到河间国和渤海郡也得具备两个基本:一是学识丰厚且能临机应变,二是师门显赫且有不俗名望。
而这两个基本,孙乾都具备!
主对袁往来的典客从事,不是谁都能当的。
不几日。
孙乾抵达了河间国乐成。
河间相张陟与魏郡太守袁荣都在城中。
得知孙乾来意,又见刘备致书,张陟和袁荣皆是惊讶不已。
自得知袁尚袁谭在黎阳兵败又困守邺城后,袁荣就有引兵回援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被张陟阻止了。
张陟的理由很简单:袁荣守城尚可,去回援邺城与曹操在城外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邺城反而还会损害邺城的士气。
袁荣亦有自知之明,在听了张陟的理由后便在乐成按兵不动;然而二人的家眷亲朋都在邺城,每日亦是煎熬,只能加派斥候打探邺城战况。
如今得知刘备已派沮授前往邺城且刘备又令诸葛亮急赴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惊讶之馀,二人亦是欣喜。
“素闻尚公子与左将军不和,不曾想左将军竟能舍小怨而顾大义,不仅请出沮公入邺城,还遣诸葛军师飞马入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我本以为家小困于邺城,死生难料。故而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谁曾想左将军仁义至此,实乃大幸啊!”袁荣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喜悦,端着刘备书信的双手也忍不住颤斗。
张陟亦是拍案而起,面上罕见地绽开笑颜:“妙哉!妙哉!我等日日煎熬,斥候探报亦无喜讯,而今有左将军援护,可比你我亲率兵马回援邺城更稳妥!”
袁荣亦是热泪盈眶,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正是!正是!先前我欲回援,你只道此乃自寻死路,而今左将军出手,我无忧矣!久闻诸葛军师智谋无双,沮公亦是智勇之士,定能平安救出邺城将吏家眷。我更感左将军恩德:曹操坑杀降卒,害我河北父老;他却以仁济暴,以德报怨!我何德何能,竟能得左将军垂怜?”
张陟深吸一口气,强忍激动,语气逐渐坚定:“乱世动荡,安身立命本就艰难,今得左将军援护家眷,已是天幸!左将军大恩,我等又岂能不报?”
袁荣重重点头,道:“袁公卸任之时,便举荐了田丰、牵招、陶升、颜良、文丑五人入左将军麾下。若非尚公子和谭公子执意要与群雄相争,袁公定也会将我等也举荐入左将军麾下。而今之势,尚公子和谭公子已无力与曹操争锋,能相争者,唯有左将军一人!左将军一向仁德信义,若能执掌河北,定可助我河北士民击退曹操,报官渡坑杀之仇!”
二人仔细商议了一阵,遂联袂出府,迎接孙乾,又表达了愿意依附刘备之意。
如此直率,令孙乾也不由一惊:我还没开始游说,袁荣和张陟就投了?
虽然袁荣和张陟直接表态归附,会显得孙乾很没成就感,但孙乾一向性情豁达。
初时惊讶后,剩下的只有轻松惬意,毕竟也没有谁喜欢没苦硬吃。
补更来啦。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