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若真要挑几户稳妥的人家先开个头,这陆家,未必不是个好落子之处。”
史芸神色微动,指尖轻叩着茶盏,慢慢道:“爹是想……借陆家做南地联姻的起子?”
史澜看她一眼,笑了笑:“不一定是南边。陆家的母系其实本就是北地出身,几代才迁南的。正因如此,若她能入北方门第,便正好作为一条中线。”
“她既是南门人氏,也带着北地血脉,这样的姑娘若能先嫁出去,不光不会引人反感,反而更容易被南北两边接受。”
史芸点点头,神情认真下来:“那她如今可有定亲?”
“未曾。”史澜道,“陆家早些年因案避祸,姑娘一直压着没许出去,如今倒成了难得的空白棋子。”
他顿了顿,看向女儿:“我寻思着,这事你也许能从宫里那边搭一搭线。”
“若宫中要推行和亲或荐婚制度,总得有那么一两个先例让人看得见、信得过。这陆瑛,咱们是认得的,既干净又实诚,不至于让人起疑心。”
“她若成了头一位,后头的,就好推多了。”
史芸轻嗯了一声,眼中已有几分思量:“陆瑛的性子我记得,安静、持重,不张扬,也不妄自菲薄……你说她能成为开局之子,我倒不反对。”
“只是爹,这事若真要做,还得看她愿不愿意。”
史澜点头:“自然得问过她意思。咱不是强人所难的做派。你回宫前,我会再与陆家走一趟,把底先摸明了。”
“若她愿意,我再遣人联系几户北地愿联姻的门第,看能不能挑出一个合心的。”
史芸起身,给父亲倒了盏新茶,语气轻柔:“那芸儿便托您了。”
她微微一笑:“陆瑛若知是您出面,怕是连半句都不会犹豫。”
芸刚替父亲斟满了茶,笑意还挂在眼角,便听见史澜又开了口:“其实……你姨母前些日子,已经带着陆瑛来过一趟建康了。”
史芸一愣,抬头:“来过了?她没进宫?”
“没。”史澜笑着摇头,语气温和,“你那几日刚巧陪赵桓去视察码头,宫中人手紧,便没让她打扰你。你娘身体有些不适,她们母女便在宅里住了几日。”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那姑娘长得真是出落得极好,不只是模样好,谈吐行止也大方得体,你娘看了后,连着夸了好几天。”
史芸眉眼弯了弯,像是听着自己小时候的旧趣:“她小时候就机灵,那会儿你说句绕口令,她隔天就能背着倒着念,现在自然更出挑了。”
“她父亲如今在哪儿?”她问。
史澜淡声道:“调去东阳做了知府,政绩不错,人也稳,颇得地方口碑。”
“陆家这几年虽不显山露水,但家风正,底子清,眼下放在各家人眼里,正是那种不高不低刚好合适的门楣。”
他话锋一转,终于说出了正题:“我与你娘私下里商量过。陆瑛这般年纪、这般出身,又有你做表姐,若能择一户合心门第联姻,不只是陆家之幸,也能稳一稳风头。”
“你说要南北通婚,我们也正好借她开这个局。”
史芸眼里闪过一丝明了之色:“爹心中已经有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