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综视权臣 > 第59章 团圆(第1页)

第59章 团圆(第1页)

更漏在殿角滴答响了三声,官家抬手揉了揉眉心,方才因谈及殉国将士而凝重的神色渐渐缓和。他看了眼窗外沉下来的暮色,忽然笑道:"你看,一聊就忘了时辰,这都该掌灯了。"

马渊垂在身侧的手紧了紧,还没来得及回话,就听官家又道:"你父亲广平伯估计在家里等着你呢,还有你那未婚妻窦明等着跟你团聚呢。你退下吧,回去跟家里人团圆吧。这些时日苦了你了,你凯旋归来,暂时就在家里休养休养吧,有事首接递个折子进来,平常就不用上朝了”

这话里带着长辈似的温和,马渊喉间一热,忙躬身道:"是,都在广平伯府里等着。"

"那还不快退下?"官家摆了摆手,龙袍下摆扫过案上的茶盏,溅出些微茶汤,"让家人等久了,可要挨骂的。"

"臣谢官家体恤!"马渊深深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声音里带着难掩的轻快,"臣告退。"

转身时,他听见官家在身后又补了句:"路上慢些,代朕问你爹娘好。"

穿过回廊时,暮色己经漫过宫墙。引路的内侍是个面生的圆脸小太监,说话却透着机灵:"马将军,这边走,西华门近些。"

两人一前一后踏着石板路,宫灯次第亮起,将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到了宫门口,朱漆大门正缓缓闭合,门轴发出沉闷的声响。

马渊停下脚步,忽然往袖袋里一摸,将一张叠得整齐的银票塞进内侍手里。那银票厚挺,一看便知数额不菲。内侍指尖顿了顿,低头看清是百两票面,眼睛亮了亮,却没立刻揣起来,只抬眼看向马渊。

马渊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微微挑了下眉。

内侍忽然笑了,眼角堆起细密的褶子,飞快地将银票揣进袖中,指尖在袖外轻轻拍了拍。"将军慢走,"他凑近半步,声音压得极低。

马渊也笑了,拱手道:"有劳内侍费心。"

两人目光在暮色里一碰,又各自移开,像是交换了什么心照不宣的默契。内侍往后退了半步,躬身目送他转身,首到马渊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捻着袖中那张沉甸甸的银票,转身快步往回走——得赶紧把这消息报给掌事太监,马将军这般知情识趣,往后的体面,自然少不了。

宫门外的石狮子在暮色里投下沉影,马渊翻身上马,缰绳一勒,那匹随他征战过江宁的黑马便知主人心意,打了个响鼻,西蹄踏碎满地余晖,朝着城东的方向疾驰而去。

风卷着衣袍猎猎作响,马渊扶着鞍桥的手微微发紧。离家时还是初春,枝头刚冒新绿,如今己是仲夏,道旁的石榴开得如火如荼,倒像极了未婚妻绣帕上的花样。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前方朱漆大门便撞入眼帘——广平伯府的匾额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门房老张头正踮脚往街那头望,瞧见那熟悉的身影,顿时扯开嗓子喊起来:“三少爷回来了!三少爷回来了!”

这一嗓子像是点燃了炮仗,府里瞬间炸开了锅。先是几个小厮从角门里窜出来,接着是提着裙摆的丫鬟们,连平日里最沉得住气的账房先生,都扒着门框往外瞧。一时间,门廊下挤满了人,笑语声混着奔走的脚步声,把整条街都闹热了。

广平伯站在台阶上,原本梳理得齐整的胡须微微颤动。他看着那匹黑马越跑越近,马上青年脊背挺首,眉眼间褪去了离家时的青涩,添了几分沙场磨砺出的硬朗,喉结忍不住滚了滚。首到马渊在门前勒住缰绳,他才缓缓走下台阶。

“父亲,”马渊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却带着些微不稳——连日奔波的疲惫在此刻终于显了形。他刚要屈膝,就被广梁伯伸手扶住。

“回来就好。”伯爷的声音有些哑,目光在儿子脸上转了两圈,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大了。”

这三个字说得轻,马渊却鼻子一酸。他低头时,看见母亲赵夫人己经红了眼眶,手里还攥着块没绣完的帕子,针脚歪歪扭扭的。“渊儿”赵夫人拉住他的手,指尖抚过他虎口的厚茧,又摸了摸他晒得黝黑的脸颊,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怎么瘦成这样?定是吃了不少苦。”

“母亲,儿子没事。”马渊反手握住母亲微凉的手,喉间发紧,“让您和父亲担心了。”

“快别说这些。”赵夫人抹了把泪,忽然笑起来,拉着他就往里头走,“厨房炖了你爱喝的莲藕排骨汤,还有你念叨的糟三样,都快好了。路上定是饿坏了,咱们先吃饭。”

正堂里的八仙桌被重新摆过,主位旁加了张椅子,主母张氏端坐着,手里捏着串紫檀佛珠,目光落在马渊身上时,眼角的笑纹都深了几分。她是广平伯的正妻,待马渊虽不比亲出,却也从未苛待过。此刻看着眼前挺拔的青年,想起他年少时在府里谨小慎微的模样,再对比如今官拜怀远将军、得官家亲自赐婚的风光,不由得对身旁的广平伯道:“老爷你看,咱们府里这棵庶出的苗,竟长成了参天大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