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综视权臣 > 第64章 三法司(第2页)

第64章 三法司(第2页)

“好小子,”他赞许地看着马渊,“这脑子转得就是快。难怪圣上看重你,这般处事,确实有章法。”

马渊微微欠身:“父亲过奖了,只是想着,百姓遭难己是苦事,若因流程错了,让做事的人受了委屈,反倒寒了心。”

广平伯笑了笑,端起茶盏:“你能这么想,就好。蒋梅荪这事怕是没那么容易过去。不过你的法子,倒是能给朝中那些想做事又怕犯错的人提个醒。”

书房外的日头渐渐偏西,父子俩又说了些朝堂上的动向,马渊听着,心里却隐隐觉得,蒋梅荪这事,或许不会就这么结束。

紫宸殿内静悄悄的,檀香在鎏金炉中明明灭灭,映着官家紧锁的眉头。案上堆叠着厚厚的奏折,最上面一本,正是弹劾福建总督蒋梅荪擅开官仓的折子。

“蒋梅荪”官家指尖在奏折封皮上轻轻敲击,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真是个犟骨头。”

一旁的孙内侍垂手侍立,连大气都不敢喘。谁都知道蒋国公在军中的分量,尤其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福建黑甲军,那是常年守着海疆的精锐,数万将士只认蒋梅荪的将令。若是真把人逼急了孙内侍不敢往下想。

官家闭了闭眼,脑海里闪过福建的地图。台风过境,灾民嗷嗷待哺,蒋梅荪开仓放粮,说是错,却救了人命;说是对,却坏了朝廷的规矩,还正好撞在江南平叛时他按兵不动的旧怨上。

“不能硬来。”官家缓缓开口,目光清明了些,“传旨,让皇城司去福建,‘请’蒋梅荪回京述职。”

孙内侍一愣:“请?”

“对,请。”官家加重了语气,“告诉他,回京后交由三法司问训,让他自证清白。只要问训后确实无大错,便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这话说得留了余地,既给了朝廷台阶,也给了蒋梅荪退路。孙内侍连忙应下,正准备转身,又听官家道:“等等。”

官家沉吟片刻,道:“让广安伯马渊去大理寺学习。学学怎么处置棘手的案子,等蒋梅荪抵达汴京,接收三法司问询时一边旁听,警醒警醒他,日后在地方上做事,规矩不能破,民心也不能失。此外马渊是以军功封爵,在军中也有一些威望,他在一旁旁听也能安抚军心。”

孙内侍心里透亮了。马渊是新贵,刚立了军功,圣上这是有意栽培,让他看看朝堂的复杂,也瞧瞧老臣的处事与难处。

“奴才这就去办。”

旨意很快传出。马渊接到旨意时,正在核对窦府的礼单,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官家的用意。蒋梅荪一案,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关乎国法,又关乎军心,确实是堂活生生的课。

他收起礼单,对小厮道:“去窦府拜访的事,只能安排到明天了。”

小厮应着,见他转身要进宫,又忍不住问:“大人,那蒋国公真会回京吗?”

马渊回头看了眼宫墙的方向,阳光正照在琉璃瓦上,泛着刺目的光。

“会的。”他淡淡道,“蒋梅荪是武将,更是忠臣。他敢开仓放粮,就敢回京自证清白。”

一个时辰后,窦府的门房刚把院里的落叶扫成堆,就见广平伯府的小厮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个小小的锦盒。

“劳烦通报一声,”那小厮对着门房拱手,语气客气,“我家大人马渊,原定下过两天来拜访府上,怎奈方才接了宫里的旨意,官家临时有差事吩咐,实在抽不开身。”

门房连忙引着他往内院走,一边走一边问:“那马大人何时能过来?太夫人和我家老爷还等着呢。”

“我家大人说了,差事虽急,但拜访窦府的事记挂在心,”小厮道,“明日一早,他处理完手头的事,便立刻过来赔罪,绝不会再耽搁。特意让小的来跟府上知会一声,免得诸位长辈久等。”

说话间到了正厅外,窦世英刚送了崔太夫人回房歇息,听闻马渊派了人来,便让人把小厮叫了进来。

小厮将锦盒呈上:“这是我家大人备下的一点心意,说是让府上尝尝鲜,不值什么钱,略表歉意。”

窦世英打开锦盒,里面是两包用油纸包着的点心,看样式是京城老字号“福瑞斋”的杏仁酥,香气清淡,倒适合老年人吃。他笑着摆摆手:“让贤侄费心了,公务要紧,提前一日无妨。你回去告诉马大人,明日过来便是,不必客气。”

小厮应了,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退了出去。

窦明正好从屏风后出来,听见了大半,红着脸道:“爹,他他还特意让人来说一声?”

窦世英看她一眼,笑道:“可见马贤侄是个体面人,行事周到。明日你祖母见过他,你也好放心。”

窦明“嗯”了一声,心里却莫名有些慌。她偷偷看了眼坐在一旁的窦昭,见姐姐正低头看着茶盏,神色平静,不知在想些什么。

窦昭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心里却在盘算。马渊临时被官家叫去办差,看来是颇受重用。这样一个人,能帮助她推掉济宁侯府的亲事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