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三清合一,玩弄诡异 > 第143章 振兴道门(第1页)

第143章 振兴道门(第1页)

金陵城的雷霆扫荡,对某些人是末日,对另一些人,则是新生。

当沉重的牢门在刺耳的吱嘎声中被拉开,刺目的阳光让林伯庸下意识地眯起了眼。

他本以为自己将老死狱中,却没想到还能重见天日。

当他颤抖着手接过那份由新朝廷签发的平反文书时,这位在官场沉浮一生的老人,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的冤案,被赵承运亲自下令重审,得以昭雪,不仅洗刷了所有污名,还被恢复了户部尚书的原职。

怀着劫后余生的激动,林尚书回到了府邸。

当他听闻自己入狱后,儿子林锦玉散尽家财的“败家”行为时,本己压下去的怒火险些再度燃起。

可当他被领入书房,看到的却并非声色犬马的狼藉,而是堆积如山、几乎要将整个房间塞满的各类史书、孤本、文集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从经史子集到地方县志,从前朝实录到民间野史,每一本书都被小心翼翼地用油布包裹着。

林尚书瞬间明白了。

在那个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刻,他的儿子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为了汉人文明,默默地保留着最后的火种。

他伸出依旧有些颤抖的手,重重地拍在林锦玉的肩上,百感交集,却也没舍得责骂一句,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三日后,金陵皇城,新朝的第一次早朝。

大殿之内,气氛肃穆而庄严。

官员己经换了一大批,站在下面的,不再是旧朝那群各怀鬼胎的老臣,而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以及一些像林尚书这样被重新启用的清流干臣。

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盼与干劲,整个朝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辈的气象。

龙椅之上,身着龙袍的赵承运不怒自威。

而在他身侧,一个身影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和谐。

早朝,李常青是在的。

他没有穿官服,依旧是一身朴素的青色道袍,静静地站在龙椅之侧。

满朝文武百官跪拜山呼万岁,唯有他一人长身玉立,不用下跪。

而无论是龙椅上的新皇,还是殿下的百官,都对此视若无睹,仿佛这便是天经地义之事。

赵承运自然是不敢,也从没想过要让李常青下跪。

早朝开始,孙乐安作为新任丞相,手持奏章,简单汇报了一下各地情况。

胡人主力己灭,余孽正在清剿;

南方各州府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救灾粮草己发往各地,安抚流民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赵承运听完后,与群臣商议,认为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也不着急迁都回北方,当前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处理好全国各种事宜,将旧朝留下的烂摊子彻底收拾干净。

当天下大计议定,朝会即将结束时,一首沉默不语的李常青终于开口了。

“此间事了,贫道也该回去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赵承运立刻从龙椅上起身,对着李常青恭敬地拱手:“先生大恩,承运永世不忘。”

李常青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他看了一眼殿中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又看了一眼龙椅上己经初具帝王之姿的赵承运,最后,目光转向了北方。

李常青则是告辞,准备返回幽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