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九十多个坊市也是全部开垦成了良田,其中点缀着一些还没来得及建起宅院的茅屋。
而在那十个坊市周围,就算到了冬日,李晔也能看见不少打好地基,正在加紧修建的建筑。
整个长安,可以说正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朝气。
看着李晔关注,崔胤脸上没有展现出喜色,而是淡定指向下方,只把手指点在了坊市外的良田和皇宫上。
“局势安定,物产不断,其内坊市自会重建。”
“臣这两年在长安唯一值得说道的,也不过是这些被开垦出来的良田,以及皇城。”
李晔跟着崔胤手指看去,能够看见长安巨城内几乎己经快要全部成为田地。
刚刚收割完不久的城内坊市间,甚至还能看见不少没来及处理的秸秆。
三三两两的农夫裹着布衣不时出来照看一下田地,李晔往近处看去,甚至能看见农夫脸上弥漫的笑意。
崔胤叉手:
“得益于圣人的‘仙方’,今年长安丰收远超从前。”
“这些粮秣不仅保了长安开销,还匀出不少支援了前线。”
崔胤这意思是不邀功。
坊市是百姓有钱了自己修的,粮食才是崔胤工作的成果,甚至这个成果还有不少来自李晔。
而后崔胤也知道李晔不喜欢繁琐的客套,于是说完后又指向皇城:
“而除了良田外,臣唯一值得说道的,也不过是皇城中新修的宫殿了。”
李晔跟着看去,果然在皇城中看见一片崭新修建出来的宫殿。
看着这些宫殿大气巍峨,李晔有些疑惑。
“这些宫殿”
李晔好奇哪里来的钱,崔胤则首接开口:
“圣人讨伐不臣,押送回来不少降将,这些降军想在长安起宅子,臣擅作主张,从他们手中收取了一半的建宅款项,用于重建皇城。”
说完,不等李晔表示大可不必,崔胤忽然停下脚步,一脸郑重的看了过来。
李晔脸上疑惑更甚,崔胤却义正言辞的开口:
“哪有常年领着后宫嫔妃深居城楼的皇帝?”
“眼下局势打开,圣人还是回宫吧。”
崔胤遵循传统,永远将自己皇帝放在了第一位。
虽然战事焦灼,虽然在李晔领着河西军回来横扫关中前局势莫明。
但崔胤还是百忙之余将李晔居无定所这事放在了心头。
所有人都在从李晔这里索取,不管是安全、承诺、还是胜利。
而崔胤却是李晔这两年来,第一个为他贡献的人。
虽然李晔心底对于宫殿并没有太大需求,但看着城头白雪吹拂,落在崔胤满头黑白枯杂的发间,心底还是带起一点火热。
想要说些话,可李晔实在嘴笨,而崔胤似乎也知道李晔不善此道,他说完后又抬起头,故意板着脸,义正言辞:
“宫殿不大,但住下圣人和嫔妃还是足够。”
“圣人常年在外,还是尽快领着嫔妃入住。”
说着,深怕李晔没有领会到自己意思,崔胤甚至不顾地面严寒,单膝叉手一脸郑重:
“后宫尚余一百余位嫔妃,陛下这几日不可懈怠,必要日日操劳,多怀些龙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