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在大唐当地主 > 第118章 西征(第1页)

第118章 西征(第1页)

香皂只是一时的买卖,盈亏都无法动摇任何一家。

书院就不同了。

因为书院的读书人,真的要参加科举的,参加科举的人多了,世家子弟的机会就少了,朝廷就那么多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

至于以学院的名义招揽门生。

只要这些人脑子没坑,就不会信这些。

私下里招揽门生,一来,物以稀为贵,招揽也是一样,几百张拜帖独留你一个人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恩惠,更不要说后续给你资源,暗中支持你,这样的门生即便不对主家死心塌地,那也绝不会反目成仇。

书院是什么地方?

大家都是一样进来的,你说对谁好对谁不好?书院的建立你说你花钱了,那不还是圣人的旨意?

即便感激,也只会感激圣人,若是感激用不完,那也会念着商部的那些书。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林凡也没想过凭借一两句话就让这些世家跟着自己的指挥走,这种事,就好像冶炼坊制作蒸汽机车,没有足够的积累,去大谈发展,屌用没有。

随着水井的普及,以及商部不断卖出去书。

只要有人肯学,就能带动其他人,如此往复三年,大唐科举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面孔,这些人自称寒门,却远胜普通百姓,当他们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第一件事少不了结党营私,借势壮大家族,企图恢复往日辉煌。

而他们,会和现在的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首接冲突。

寒门曾经是贵族,现在有了重新成为贵族的机会,自然会竭尽全力,甚至为此付出一切,因为对他们而言,己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反观这些权贵世族,他们可都是有家有业有传承的。

好端端的,谁跟你玩命?

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就会发现,你扶持新的势力对抗老的团体,等老团体毁灭,新势力会成为新贵,朝廷再次成为世家门阀割据的状态,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不得不提及民主制。

但是,一个受封建教育,儒家思想熏陶了几百年的民族,君主制深入人心,渗透进了骨子里,你去谈人人平等,哪怕你是皇帝,你也活不过三集,更何况,皇帝才是这套体制下最大受益人。

因此,与工业革命相对应的,叫做文化启蒙。

顽固不化,说得就是那些秉承单一思想,又无法接受新想法,守着旧时代,宁愿与旧时代陪葬,也不愿看看新时代。

就像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某些长辈不一样,然而你连亲人都无法说服,怎么去说服天下人呢?

所以,文化和思想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

尤其是眼下这种情况,他林某人就是天神降世,除非把所有人记忆清空,把历史抹除,大家重新来过,不然那就只能慢慢推动。

甚至不排除,等他死后,某个坑爹货来一次“焚书坑匠”,把己经开始开枝散叶的科技树连根拔起,再把那些扫尽尘埃的旧思想奉为圭臬。

历史上的荒唐事不胜枚举,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的。

话分两头。

李绩离开河东之后,南下到了江南。

这里的书,卖的很好,然而廉价的书,成了百姓家中烧火做饭引火之物,他暗中走访,问询,得知这些书确实好,但没用。

除了那些读书人会去买,百姓也会去买。

读书人买了,自然是回去读,百姓买,是因为便宜,能让他们撕烂了用来引火,放在茅厕用来擦屁股,可见这书有多便宜。

自古以来江南都是富庶之地。

水路通畅,河运泛滥,眼下虽不至于泛滥,但是凭借便利的水运,江南的经济在全国来说,己经做到了名列前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