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听完张飞的描述后,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前因后果,只是感叹法正眼光精准,一下子就锁定了关键人物,找到晋身的途径。
在刘备的心里,法正属于参谋类的人才,且在局部战事的破局上,非常有方法。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谋划缺乏全局性,只着眼于一地,缺乏战略高度,不太具备顶层设计能力。二是政治才略较低,不适合做行政官员,军中的参谋是合身的职务。三是无统军能力,也就是不能“治戎”。
在刘备心中的完美型人才,应该是陆逊,战略、战术、统兵、政治都是优秀。只是可惜,被曹贼霸占,暂时是得不到他了。
刘备这次把张飞召回来,是打算在平定豫州后,让他坐镇淮右,与公孙瓒联手遏制曹操,锁死他向北发展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张飞独木难支,刘备打算让程昱作为辅助,这下又多了法正,成功的几率又多了几分。
叙完事情后,还不等张飞脸上的喜色褪去,刘备脸色一板,立马发出了夺命三连问:有没有鞭挞士卒?有没有军中饮酒?有没有每天读书?
张飞脸色顿时垮了下来,鞭挞士卒是不敢了,但是饮酒和读书,是有点难的。
刘备也看出来了,毕竟天高皇帝远,还是要给他配个监督人员才行。为了益德成才,刘备只能勤加监察,督促他上进了。
对员工技能培训投入,也是作为资本家提升效率的好手段,希望手下的文武能感受到,来自皇帝的关爱。
在见到法阵和孟达后,发现两人年纪还比较轻,法正仅有十七岁,孟达大了一点有十九岁,这个年纪贸然去做官,还是不太靠谱。
如果是从军的话还好,因为战斗只看结果,能不能行也就是一场仗的事。
了解了两人的才能和意愿后,刘备让孟达去参加考试,走正途出仕,从佐吏开始磨砺。并告知他高级官员的为官年限和政绩要求,让他潜心做事。
至于法正,刘备给他挂了个都督府参事的头衔,职位不高,算是对他这一年多时间,为张飞献言献计的功劳肯定。后续让他熟悉军中的事务,与其他人多交流,持续学习和成长。
在关羽也回到雒阳后,阔别多年的刘备、阎忠、贾诩、关羽、张飞等人,终于又有了坐在一起的机会。
阎忠如今己经苍髯皓首,老态尽显,曾经的搏一搏,想要单车变摩托。然而老天爷给的不是摩托,而是兰博。
如今功成名就,己经到了该身退的地步,只要自己不作死,百年后的荣誉,应有尽有。功臣榜、太庙、陵墓、史书等地方,都会有他的位置。
而被捉来的贾诩,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在财政大权上仍旧在发光发热,以刘扒皮的做事风格,只怕还要几十年脱不了身。
而关羽、张飞也都是长期镇守一方,等天下平定后,功劳和爵位还能再上几层楼。
几轮酒下肚,刘备也说出了自己接下来几年的打算,让几人心里有个底。
天下诸侯己经没有能单挑的对手,除非能联合起来,但朝秦暮楚的历史事实,己经证明了长期联合是不可能的,很容易就被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