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范向东在开工前走过一遍、画好现场分层板图、指明三个“调节口”,
调度员就能自己“套节奏”
施工反馈甚至出现一句“新术语”:
“范总没来,但路径留着。”
范向东本人,对这些节奏变化并不惊讶。
他早在上一个深夜就察觉出【场域控衡】的效果不是强制性调度。
而是让局自动“长出方向”。
像放下一块定海石,每一处他踩过的地方,系统就能自然延伸节奏链条。
把判断、反应、应对、修复西个环节自动串联。
他也终于可以在不下场的状态下,把时间抽出来做更关键的事。
把每一处成功经验,归入模型体系。
连续一周,他写下超过三十页的“同步推进-缓压调整-人群配合”小册子。
不上媒体、不给外人看,只封在文件柜左侧,贴着三个字:
“自己用。”
这一章,他不是赢在速度,而是赢在一件事上:
他终于拥有了“把自己从项目里拆出去”的能力。
连续半个月的调度高效运行,让公司上下进入一种难得的“稳态”。
可越是沉稳,范向东越敏锐。
他不是察觉出了系统漏洞,而是察觉到了人,变了。
尤其是陆瑾言。
她最近几天不缺席,也不回避,正常开会、正常签字、文件一页不落。
可她说话少了,只回应,不主动。
不再问他要不要去现场。
不再站在他身后核图。
甚至连那句习惯性的,“晚上回得晚别断信号”,都不见了。
她没有冷战,但明显在“拉开”。
起初范向东以为是太忙,后来发现,不只是疏远,而是有意克制自己不对他多言。
他终于在某天例会后看清一点:
陆谨言看自己的眼神,不是冷,而是还压着那一口没发出来的气。
那是从他“消失那一夜”留下的。
她没发火,因为他平安回来了;
她没埋怨,因为她知道这是局;
但陆谨言,就是没原谅他把命当道具,没说一句话就抛出去演了一场。
范向东坐在主位,一页页翻着数据汇总,眼神却落不进字里。
他忽然意识到,这事不是“她该理解”,而是他确实该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