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行宫,紫宸殿偏殿的烛火,己不知疲倦地跳跃了第几个昼夜。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与墨香,还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焦灼。
李隆基斜倚在御榻上,眼窝深陷。
血丝如蛛网般蔓延在眼白,几缕灰白的发丝散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
案几上堆满了紧急军报。
太原告急!朔方胶着!江南善后
唯独没有他最渴望的那一份:西南野狐驿的消息。
洛阳新来的密报混在其中,提到一个模糊的线索,似乎与沈珍珠有关。
但此刻,这位曾让李亨父子牵肠挂肚的女子,在李隆基心中激不起半点涟漪。
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每一次搏动都牵扯着撕裂般的钝痛。
李豫,他亲手册立的皇太孙。
大唐未来的希望,生死不明,音讯全无!
这比任何叛军的刀锋都更让他感到刺骨的寒冷和无力。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雨夜的马嵬坡,看着珍视的一切在眼前崩塌。
而这次,崩塌的是他重铸江山的根基。
“陛下,该进些参汤了。”
老太监小顺子佝偻着身子,捧着温热的汤盅,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哽咽。
他亲眼看着这位帝王,如何在血雨腥风中一步步夺回权柄。
却从未见他如这几日般憔悴枯槁,当时深陷囫囵的他,眸子却闪烁不屈。
但如今这位老皇帝,仿佛灵魂都被抽离了大半。
李隆基无力地摆了摆手,目光空洞地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
“豫儿可有消息?”
声音嘶哑干涩,几乎不成调。
这同样的问题,他一日之内己不知问了多少遍。
“回陛下,玄甲卫尚无回禀。”
小顺子低下头,不忍看天子眼中的失望。
殿内死寂,唯有烛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敲打着紧绷的神经。
就在这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猛地撞上李隆基的心口。
那并非疼痛,而是一种奇异的、久违的安宁感,像漂泊的孤舟突然触碰到了坚实的堤岸。
连日来狂躁不安的心跳,骤然平复,如同被一只温暖的手轻柔抚平。
一股沉重的倦意排山倒海般袭来,瞬间淹没了他的意志。
他甚至来不及思考这突如其来的“心安”从何而来。
只觉得眼皮重逾千斤,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