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敢!”
崔圆连忙摆手,侧身让出少女。
“殿下脱险归来,万金之体亟需滋补。这是小女媛媛,自幼略通岐黄,尤擅药膳调理。听闻殿下有恙,特亲手熬制了这盅‘八珍养荣羹’,所用皆是蜀地珍品,最是温补气血,固本培元。还望殿下不弃粗陋,赏脸一试。”
他眼神示意,那少女崔媛媛便莲步轻移,将食盒奉至李豫榻前的小几上。
动作轻柔地打开,顿时一股浓郁的药香混合着食材的鲜甜弥漫开来。
她飞快地抬眼偷瞧了李豫一下,脸颊飞红,又迅速低下头去。
李豫看着那盅热气腾腾的羹汤。
又看了看眼前这如花似玉、显然被精心打扮过的崔媛媛,心中一片冰冷。
崔圆的心思,昭然若揭。
想借女儿攀附东宫,稳固他这剑南节度使的位置?
蜀地刚刚归顺,人心未附,崔圆便如此迫不及待地钻营。
他想起祖父李隆基对崔圆“墙头草”的评价,此刻更是深以为然。
“崔卿有心了。令嫒兰心蕙质,孤心领了。”
李豫语气平淡,既未拒绝,也未表现出亲近。
“只是孤伤势沉重,脾胃虚弱,太医嘱咐需清淡饮食,此羹过于滋补,暂且搁下吧。待孤稍好些,再行品尝。”
他挥了挥手,示意内侍收下食盒。
崔圆脸上笑容微微一僵,但立刻恢复如常,连声道:
“是臣考虑不周!殿下保重龙体要紧!小女粗陋手艺,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他悄悄瞪了女儿一眼,崔媛媛眼中闪过一丝委屈和失落,默默退到父亲身后。
李若幽适时上前一步,恭敬地呈上一份文书:
“殿下,此乃蜀中近况及军需储备简报,请殿下过目。另,有灵武方面加急文书送达。”
“灵武文书?”
李豫精神一振,重伤后第一次主动坐首了些。
“快呈上来!”
内侍立刻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奉上。
李豫用尚能活动的右手费力地拆开,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字迹。
看着看着,他那沉寂如水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祖父李隆基停朝一日、心力交瘁的消息。
李豫的心猛地一揪,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祖父疲惫而焦虑的身影。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为了他,祖父承受了太多!
接着,是关于“影子”的封赏旨意:
“玄甲卫张老三,忠勇可嘉,深入险地,救主功高,赐名张翊,特擢升为玄甲卫副指挥使,兼领蜀地暗察副使,秩从西品,赐金百两,锦缎千匹,荫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