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计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戴着一副老花镜,做事一丝不苟。
看到徐牧野进来,她略显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小徐厂长,来啦。”
“王会计,我想看一下厂里现在的账。
徐牧野开门见山。
“好嘞。”
王会计没有多问。
她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本厚厚的,牛皮纸封面的总账本。
账本的边角,已经被摩挲得起了毛边。
她将账本,轻轻放在徐牧野面前。
“都在这儿了。”
徐牧野伸出手,翻开了账本。
一排排用钢笔书写的,清秀而工整的数字,映入眼帘。
收入,支出,结余。
他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
目光,落在了那个最终的合计数字上。
那是之前股份制改革,向全厂职工募集的集资款。
再加上这段时间,通过修理业务,以及售卖一些边角料,积攒下来的利润。
全部加在一起。
七百七十三万。
在1989年,对于一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地方国营厂来说。
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足以让任何一个老红旗人,感到心潮澎湃。
王会计看着这个数字,脸上也带着自豪。
“小徐厂长,这可是咱们厂,建厂以来,账上最宽裕的时候。”
徐牧野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那个数字。
他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悦。
眉头,反而微微皱了起来。
七百七十三万。
很多吗?
如果只是维持轮毂轴承的生产,这笔钱,绰绰有余。
甚至,还能给工人们,发一笔丰厚的奖金。
但这笔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还没完成的股份制改造,卖给工人的股份集资而来的。
可是,如果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在图纸上看到的,更加精密,更加复杂的轴承。
浮现出生产它们,所需要的,那些动辄几十上百万美金的,进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