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出发,驶出清河大酒店,驶向清河县广袤的农村地区。
车上,记者们时不时地拿起手机、相机,对着窗外进行拍摄,记录下自己灵光闪现时的想法。
中巴车刚拐进新龙村地界,车厢里突然响起一阵抽气声。
原本印象中普普通通的农村,此刻铺展成绵延的粉色海洋,漫山遍野的青梅树,沿着起伏的山势排列,枝头的花苞或粉或白,在淡淡的晨雾中若隐若现。
此刻,已经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在青梅基地中游览、观光、拍照、打卡!
路边的农家院中,已经三三两两停了不少私家车。
“我的天,这哪是种植基地,简直就是花海景区啊!”
记者们纷纷举着相机、手机,朝着窗外拍摄。
镜头里,一对新人正在青梅花海中拍婚纱照,白色婚纱与粉色花簇相映成趣。
车队在山腰处的一个停车场暂时停留,供记者们休息、活动一个小时。
车刚停稳,凤凰网赵宇记者就提着无人机下了车,两分钟就组装、调试好设备,直接放飞。
当无人机飞到百米高空时,那无边无际的青梅花海,更是让他赞叹不已。
而农民日报的记者张梅就拿着录音笔、带着采访本,往旁边的青梅林里走。
青梅林中,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农正在给青梅林拔草。
张梅走到一棵成人手臂粗的青梅树下驻足,旁边的地上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绿果早丰,2018年栽种”。
“老乡,你们好啊,这树龄才四年,就这么粗壮了?”她摸着青梅树粗糙的树皮问道。
一个正在拔草的老农直起身,黝黑的脸上皱纹堆成笑:“是啊,听说这是绿果农业和农科院合作研发的青梅品种,前年都开始挂果了,亩产比其他产品还高两三成。”
“哦,大爷,你贵姓啊?”
“免贵姓王,就是这边王家湾的!”
“哦,王大爷,你们现在是在除草吗?为什么要用手拔?这效率太低了吧?”
“咱们这是有机青梅,不能打农药,要是用机器割草,要不了多久就重新长起来了,要和青梅抢营养,所以我们全部都用手拔!”王大爷笑着道:“咱们都六十多岁了,在家也找不到什么活儿,到青梅林拔草,每天还有80块钱呢,一个月干二十多天,就有2000块钱,可比种几亩地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