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册子上所罗列的罪状,桩桩件件,都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
强占民田、私蓄庄奴、收受贿赂、殴打御史每一条,都有清晰的人证、物证,记录得详详细细,让他根本无法抵赖!这些罪名加在一起,足以让他爵位不保,下半生老死于牢狱之中!
但是!
蓝玉那双在沙场上练就的锐利鹰眼,却发现了最关键、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点!
那些真正足以将他钉死在谋逆这根耻辱柱上、让他被株连九族的铁证——比如,与秦王、晋王私下密谈,假意许诺支持;比如,在军中安插亲信,企图拉拢禁军将领;
这些最致命的罪证,一件,都没有!
这上面记录的,全是臣罪,而无逆罪!
蓝玉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他猛地抬头,用一种见鬼了般的眼神,死死地盯住了主位之上,那个神情淡漠的少年!
刹那间,他脑中一片轰鸣,只剩下一个念头在疯狂盘旋:皇长孙果真在保我,哪些足以让我万劫不复的铁证,却将它们全都藏了起来?这份递到我手上的,不是催命符,而是一张网开一面的保命符?!
一种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后怕、难以言喻的震惊、巨大的茫然和无法形容的复杂情绪,如同山洪海啸,彻底冲垮了他那早己是强弩之末的心理防线。
他那原本挺得笔首的、属于大将军的脊梁,在这一刻,彻底地,佝偻了下去。
与此同时,拿到另一份、那份更薄的证据册的三法司主审官们,内心的震惊,丝毫不亚于蓝玉!
他们三人凑在一起,快速地翻阅着,眼神中,充满了巨大的、无法化解的疑惑!作为大明司法界的最高官员,他们对蓝玉案的卷宗,早己烂熟于心。
他们一眼就认出,这份由皇长孙殿下呈上来的证据,不全!而且,是缺了最关键、最致命的那一部分!
那些关于谋逆的死证,全都消失了!这份卷宗里的罪名,最多,也就是让蓝玉丢官去爵,关上几年,根本不足以致命!
刑部尚书张大人,猛地抬起头,他张了张嘴,几乎就要脱口而出,质问殿下为何要隐匿罪证。
但当他接触到朱雄英那双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威严的目光时,那到了嘴边的话,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掐住,硬生生,给咽了回去!
他与身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面面相觑。
三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狐狸,在这一瞬间,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一个认知。
一个如同惊雷般,在他们心中轰然炸响的认知:皇长孙殿下,根本,就没想让蓝玉死!
他今天升堂,不是来审案的!他是来驯服这头猛虎的!
想通了这一点,他们再看向主位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少年时,眼神中,只剩下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和发自灵魂深处的深深的忌惮。
这位年轻的皇长孙,他的手段之高明,心思之深沉,权术之老辣,远超他们的想象!
整个公堂之上,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蓝玉那因为情绪剧烈波动,而发出的、如同破旧风箱般的粗重喘息声。
之前还剑拔弩张、群情激愤的官员们,此刻,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一次,聚焦在了那个端坐于公堂最高处的少年身上。
他们在等待,等待着他最终的裁决。
而这一次,无论是作为被告的蓝玉,还是作为主审官员的三法司大臣,都无比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件事:这位皇长孙的意志,就是蓝玉案的,最终答案!
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岳,向着堂下那个己经彻底失去所有精气神的蓝玉,倾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