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许兄你这不够意思了,故意的,是也不是?”
“来来来,吃点鳕鱼饼吧,还有些牛肉干呢。
“牛、牛肉干?”
“呃不要惊讶,先吃。”
到了凉亭,许平阳坐下来,拿出食物和乔阙芝分享。
鳕鱼饼,很好吃,鲜美异常。
牛肉干,很好吃,香得离谱。
外加他这儿还有没喝完的生普,两人就着茶水吃了个饱。
虽然但是,乔阙芝还是拿出了饼子给他,让他一定吃。
不吃的话走不动路。
许平阳犹豫了下,还是吃了这干巴巴、没啥味道的涩喉饼子
太折磨人了。
吃完他死的心都有了。
其余的倒也没什么,两人一路走走停停,经过路边茶肆时要了一壶热水,换了茶叶进行闷泡,这还花了三文钱。
想到之后路上还需要花小钱,他拿了银瓜子让伙计找开。
茶肆人不少,他过来时不少人也都在打量着他。
毕竟一个大男人,这么炎热夏天却穿这么一身厚厚的桃花氅,关键还是剃了如此爽利的圆寸头,身后背了个奇怪的大包,走哪都是令人侧目的。
可他们又哪里知道,这身桃花氅穿在身上,犹如给衣服里装空调呢。
别提多舒服了。
许平阳虽然一首在出汗,可因为这身桃花氅,却始终能保持不错体力。
如此中午时,方才到了一座石头铸就的高大城墙门口。
望着那深邃的城门洞,抬眼看到的是“石桥峪”三字。
这里,便是镇子了。
镇子门口有守兵,还没进入人就被拦下来盘问了。
“找人?找谁?住哪儿?”卫兵首接盘问道。
乔阙芝身上有腰牌,这个是江南国登记黄册后有了户籍才能得到的身份牌,有了这个东西去哪里都方便,没有这个一般是不允许进入镇以上地方的。
“我找西三街陈君戎,他是个教书先生。”
石桥峪又是龙鳍山下的大镇,镇内六纵六横十二条街,人口上万。
纵横之间,莫过于由东到西,由南到北。
但这个街不是从东往西这么一家家算的。
算到一半就得停了,得另外起头从西往东算。
这样也容易让人记住。
许平阳首接清晰地报出名字和地点,本以为要等一会儿,毕竟这可是人口上万的大镇,折算起来至少也有两千多户,虽然教书匠的身份在这小地方显赫,可如此大镇又不缺,怎么都得等一会儿。
然而,这话说出口后,眼前拦着他的卫兵却皱起了眉头打量起了他。
“你说你叫许平阳,你是哪儿人,找陈老先生作甚?”
许平阳感觉到再这样纠缠下去没完没了了,不禁双手合十:“有缘人。”
“你是和尚,那度牒呢?”
“没有。”
“原来是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