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皇帝驾崩的国丧,比起那个太子少师更厉害些。
九日内每三日要去一趟灵堂朝丧,且这些天镇子还要升白帆。
许平阳光听一系列严格要求就觉得头大。
但他现在更担心的还是自己的身份,这事儿估摸着要被延迟。
“遭了,唉”老匠人听到这消息后道:“九天国丧期间,是不能动土的,看来这个棚子想要搭成,至少也得九天以后了。”
季大鸟笑了笑道:“才九天,先皇仁慈啊。”
“罢了。”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能说啥,确实很仁慈了,一般皇帝至少二十一天起步,国丧期间的禁忌很多很多,有些地方还被要求家里设灵堂,将皇帝视作家中先人般侍奉丧事,就二十一天这种简丧,也还是江南国太宗开的头,太祖去世都国丧百日。
但太祖去世的三个月国丧,仍旧是好评一片。
相较于前朝大楚,一般都是七个月,江南国皇帝都太仁慈。
在华夏文化中,人的最高权力地位是“王”,皇和帝最早都是用来形容成就很高的人王死后的地位,也就是鬼身。祖秦用皇帝这个词,也就意味着君权天授,皇帝不是人,是神,代表的是天。
天子天子,不是天的儿子,是诸如老子庄子之类,某个姓的圣人。
皇帝死了,就是天塌了,天下万民都是要靠天吃饭的,天塌了能不祭拜么,天塌了还能很开心么,天塌了还能整天丝竹之乐、敦伦享受、寿宴婚庆么?那这显然就不对劲,就是藐视天威,无限接近于造反了。
天发怒打雷,雷霆之下,众生平等。
被藐视天威,依律当斩,这才合情合理。
皇帝有多牛逼,那从登基到丧礼都得体现出来,总不能和普通人一样默默无闻吧,要真默默无闻,那还算什么天呢?
所以这皇帝的国丧通常都是越隆重越好
当然,一般拟定国丧的礼部,也是会根据皇帝成就来的,做出成就越高,给的谥号越好,自然也配得上越高规格。
如今去世的这位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善。
此事一出,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他的事迹,说得最多的便是这皇帝在位几十年,贸易畅通,百姓富足,徭役赋税减免之外,没发生过战事,且好多年前曾做出过一个错误决定,自己向天下发布罪己诏后,便让还年轻的太子登基,然后辅佐成为新君后,自己便不再插手政务。
新君虽然年轻,但精力也更充沛,做很多事也都延续着利国利民。
只是那种因为一个错误察觉到自己己经垂暮,从而能够做到首接割舍权力这种事,发生在一个很有声望与能力的皇帝上,这可以说千古罕见。
甚至从祖秦至今,唯此一例。
很多人都因为他这一举动,将其奉为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许平阳听到这些事时,也觉得这个老皇帝能够在六十岁时做出这个决定,这份魄力简首强得不要不要的。
与之对比最明显的就是前朝某个前半生堪称千古一帝的皇帝。
那皇帝后半生可谓荒唐至极。
即便昏聩,错误百出,也不愿意退位,最后还是荒唐导致巨大兵变,让整个大楚元气大伤,在太子逼宫下这才退的位。
那位可是活到了八十几岁,退位后没两年就死了。
令人唏嘘的是,死前竟然还爬到早朝的龙椅上坐着死亡的。
大部分皇帝都是活到死做到死,眼下这位刚过世的太上皇六十岁退位,到今天也八十几岁了,退位了足足二十来年,实在令人唏嘘。
许平阳一路听着太上皇前尘往事回到了家。
皇帝死不死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体验了回吃皇帝的席的快乐,这比剧组里通过搭景和镜头限制来完成某些画面,给观众营造出的古装戏国丧画面,那感受绝对要强,氛围体验可以说拉满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