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 水瓶座杰 > 第342章(第1页)

第342章(第1页)

陆仁道:&ldo;昨夜我与此间主事商谈过,十丈以下的战船我可以接下来,十丈以上的船只恕我无能为力。&rdo;

周瑜笑道:&ldo;你算得很精啊,十丈以上的战船正是我眼下最需要的,你偏偏不接。是想从我这里讨些土地去扩建船坞吧?真该找子敬来和你商谈这些,这个他比我在行得多。&rdo;

陆仁楞了一下,心说怎么又把鲁肃给扯出来了?顿了顿笑道:&ldo;子敬若在,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应下来吧?也罢,我那里地底线已经交给了高顺与陆信,公瑾你可以细想过之后再作定夺。&rdo;

这些事还真不是周瑜擅长的,考虑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决定找鲁肃商议一下再说。又问道:&ldo;陆仆射这次来柴桑巡视产业会呆多久?&rdo;

陆仁道:&ldo;随便看一下而已,更多的到是想游玩一下。算算时日,可能会在柴桑呆上一个来月吧。&rdo;

周瑜道:&ldo;即如此,还请陆仆射多来我这蜗居坐坐,瑜还希望什么时候能与你同奏一曲。&rdo;

陆仁道:&ldo;难得公瑾有如此雅兴,陆仁有空自当奉陪。&rdo;心说奏什么?你古琴我吉它地,凑一块绝对的不伦不类,要不要搞个左陆右周演奏会出来?再整个《苍海一声笑》玩玩?

二人大笑,互敬了几杯后陆仁忽然想起一人,问道:&ldo;公瑾可知陆逊陆伯言?&rdo;

周瑜道:&ldo;伯言?他在海昌任屯田都尉……哦,同是陆姓,莫非你是他族人?不对啊,伯言陆家是江东世家,陆仆射你却是徐州琅琊人。&rdo;

陆仁脸不红心不跳的扯谎道:&ldo;上叙三代,我这里应属陆系旁枝……&rdo;

第一百四十八回狼窝小宴(下)

上叙三代,我这里本是陆系旁枝。&rdo;

听陆仁说出这句弥天大谎,周瑜只是随意的笑道:&ldo;原来陆仆射本属吴郡陆氏宗族,怪不得会对柴桑情有独钟,执意来此大兴产业。细细一想陆仆射此举大有认祖归宗、衣锦还乡之意。却不知陆仆射先人是何名讳?&rdo;

对陆仁说出来的谎周瑜到没有怀疑什么,那年头的士家大族分些旁支末系迁居他处是件极平常的事,就算是宗族主系也会因为宗主或族中其他重要人物的仕官升迁而迁往别处,早年的孙坚与周瑜自己便是如此。再就陆逊来说,其父陆骏本是九江都尉,可惜死得较早,幼孤的陆逊是跟随在从祖(爷爷的兄弟?)庐江太守陆康的身边居于庐江。后来是袁术准备攻打庐江,陆康这才先把陆逊与陆氏族人送回吴郡老家。因为当时陆康之子陆绩年纪还小,比陆绩大上几岁的陆逊便成为临时的宗主代为主持族务。可是那年的陆逊也只不过十二岁而已。

听周瑜问及自己的身世,陆仁连连摇头,故意摆出一副黯然失色的神情道:&ldo;陆仁先人的名讳就请公瑾莫要过问。实不相瞒,我自己连祖父的名讳都不知道。我自幼父母双亡,家父是临终之时才告诉我本属吴郡陆氏,祖父是因为负罪于宗族才逃至徐州琅琊埋名隐居,命我若有机会一定要返回吴郡拜祭先祖,并在先祖灵前恳求先祖恕祖父之罪,介时我自会从族人口中知晓祖父名讳。我来柴桑之前曾差人探知前任陆氏宗主庐江大守陆康早已过世。陆氏一族眼下是陆伯言在暂理族务,故有此一问。亦想晚些时候去海昌见一见伯言。&rdo;

这番话其实模凌两可,但在情理上却说得过去,哪个大家族不会出点不可外扬的&ldo;家丑&rdo;?而且因为牵扯到了所谓地&ldo;宗族内部事件&rdo;,周瑜作为一个&ldo;外人&rdo;自然不好再多问什么。那边低头叹息的陆仁心底却在暗暗偷笑:&ldo;有时候肥皂伦理剧里的情节还是很管用的嘛!事实证明本人扯谎的水平再次ee

周瑜这会儿心中也在盘算。吴郡的陆氏家族虽属大族,且随着陆逊、陆绩的先后出仕东吴似乎也已经表明支持孙权,但因为上任家主陆康过世得太早,陆逊接手陆氏族务时又年仅十二岁。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下来吴郡陆氏已经渐有破败之势。而且现在地陆逊不过二十出头。为人十分地温文尔雅似乎缺少点主见。整个儿看过去就属于那种做不了什么大事地文弱书生,所以陆逊的出仕真不知道是陆氏在支持孙权的大业,还是孙家在帮陆氏兴复家业。但如果能借着同宗的这一层关系把陆仁给扯进去的话则就是另外一回事。别的不说,单是陆仁目前手上所掌握的制船技术与当时来说一流地民间船坞就是孙权与周瑜很需要的。另一方面陆仁&ldo;三年境内丰&rdo;的才干也是很令人垂涎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够拉拢到陆仁并让陆仁重归陆氏家族,再让陆仁代表陆氏家族彻底支持孙权的话,就算陆仁不出仕也可以从陆逊与陆绩那里下手。间接的得到陆仁治理民政的部分才干,对东吴而言无疑会带来莫大的好处。

因此,周瑜便想安排陆逊、陆绩与陆仁这三人见上一面,必要地话甚至想劝说逊、绩二人让陆仁重归陆氏并成为现任地陆氏宗主。就算陆仁是旁枝末叶又怎么样?不管在任何事物上往往是有实力的人说了才算,论产业方面陆仁现在家大业大富得流油(至少表面上是),以陆逊、陆绩眼下的那点家当如果与陆仁搭上关系简直和&ldo;依附&rdo;差不了太多;论名望那更是不用比,陆仁年纪轻轻地就天下知名,官至&ldo;国之师长&rdo;的尚书仆射。在这一点上陆氏一族里就没哪个能比得上;最后陆仁看上去又是个才干过人的人。资历、年岁在三人当中也是最高的。综合以上几点并站在能够使家族再度兴旺的角度,周瑜还真的很有把握能够成功劝说陆逊、陆绩让出宗主之位给陆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