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天幕属于大脑的哪个位置 > 第19章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谶言(第1页)

第19章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谶言(第1页)

——东汉末年,许都——

“代汉者,当涂高也。

看着天幕聊到了谶言,曹操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就是这一句。

这句谶言可谓是流传己久,早在西汉时便出现。

当年刘秀因其自身经历,对谶言研究极深,极为看重,甚至将其上升到了谶纬学,单开一门学问。

由于他的影响,东汉一朝两百多年,无论是上层世家豪强还是下层平民百姓,都对各类谶言极其着迷,人人都能念上两句。

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汉室衰微,“代汉者,当涂高”这句数百年前的谶言便又被有心人翻了出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文若,‘代汉者,当涂高也’,此言应作何解?”

曹操望向了自己手下最博学的谋士,出身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文若。

荀彧眉头一挑,显然是不太喜欢这条谶言,但还是尽责地解释道:

“此言最早应见于光武帝时期,流传至今,有多种解释。”

“光武帝与公孙述论玄,言有人姓当涂名高者,或有代汉之迹,此为其一。”

“昔日袁术袁公路则认为,‘涂’通‘途’,途者路也,与他的字‘公路’相应,此为其二。”

“他也以此为依据,手持传国玉玺称了帝。

曹操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盘算:

“有个叫当涂高的人会代汉?这个解法过于首白,应当不对。”

“袁公路?他都被我攻灭了,也定不是此解。涂者,路也?倒能扯上几分关系,还是有些牵强。”

荀彧说完前两条后停顿了下来,脸上颇有些犹豫之色,似乎在纠结该不该把第三条说出来。

“文若莫要卖关子了,还有何解,一并讲来”,曹操催促道。

荀彧终于道出:

“蜀中有学者周舒,精通谶纬,他也认为‘涂’通‘途’。”

“当涂,就是当途,即大路上。当涂高,意为大路上高高耸立的东西。”

听得此话,曹操一激灵,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茅塞顿开:

“大路上高耸的东西?定是象魏!”

魏有高大的意思,在古代,人们把宫观门前高高的牌坊、汉阙叫做象魏。

“当涂高者,魏也。昔日魏国旧地全在我手,可叫那天子,封我为魏公!”

荀彧看着脸色变来变去的曹操,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大唐,太宗时期——

“谶言、谶言——”

李世民看着天幕,嘴中喃喃,想到的却是前几天钦天监递上来的奏折。

钦天监以观星为职责,几天前上报,说是这几日太白星(金星)频频在白天出现,颇为奇异。

“太白昼见,有何深意?还需太史令解之。”

“来人,速召太史令李淳风。”

不一会,一身宽袍,年纪轻轻却气质缥缈的李淳风出现在了李世民面前。

李淳风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入了天策府,当时任的是记室参军之职。

在李世民上位后,由于显露出星象、历法方面的才能,被提拔去了太史令。

他星象、数学、阴阳、周易无不精通,李世民有任何玄学方面的疑惑都会咨询他。

在了解了李世民的疑问后,李淳风表示自己也有观星的习惯,亦注意到了太白昼现这一反常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