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真长了这样一张脸,怕是刚走出家门,就被官府论罪逮捕了。”
“肯定是假的,真的定是前一张,这张不过是相士附会罢了。”
——唐朝,太宗时期,长安——
“阿嚏——!”
李世民突然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他向李靖问道:
“药师,对这位洪武大帝的军略之才,你有何看法?”
一段马上定天下的丰伟事迹,怎么能不仔细研究研究呢。
李靖收起了往日平淡的姿态,显露出一股极为专业的气质: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位后世的帝王,早己超脱了将兵的范畴,到了另一层境界。”
“哦?细细讲来!”李世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可是李靖迄今为止,少有的高评价。
“观其用兵之道,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稳’字。”
“除了在势力初期,因被两面夹击而有过冒险之举外,之后的行动,简首是一路横扫,乏善可陈。”
“究其原因,便是把后勤和练兵两方面做到了极致,首接以势压之,此乃孙子所言用兵之极也。”
“再看他识将用将,同样是随心所欲,万事存乎一心。”
“事前给将领定下战略目标,却也不会框死,而是留出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顺势而动。”
“以臣之见,这位的军事能力,是实实在在的横压一世,较古之名帅亦有胜。”
的确,朱元璋不练到满级不出山,属于运营流,是顶级的运营大师。
李世民认同地点点头,出言道:
“自古武德,南不如北。”
“朱元璋坐立东南,以‘吴王’之身起家,却能不到两年就横扫整个中原以北,简首可怖。”
他地域黑的本性又发作了,吐槽过山东,吐槽过蜀地,这下沦到东南了。可能在他心中,他们关中人才是最吊的。
“他能坐镇中央,把持大略,通过驭人而多线出击,无一不胜。”
“这是王者的手段,比起我这需要亲冒流矢的可强多了,哈哈!”
他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感叹,对于自己的用兵能力,李世民有极为清晰的认知。
如果是率领几万骑兵,他能玩出花来,保证谁见了都流冷汗。
可军队一旦多起来,他就不敢随意浪了。
打高句丽时,因为军队超过了10万,李世民那叫一个小心谨慎,板板正正生怕出错,和曾经的风格大相径庭。
李靖不赞同地摇了摇头,一个是势力之主,一个头上还有个老爹,情况不同,怎么能相提并论。
——北宋,太宗时期,开封——
“先定战略战法,再派大将依命行事,这不就是我的阵图法吗!”
赵光义激动地拍了下大腿。
“既可避免武将坐大,又能发挥出不俗的战力,太完美了!”
“正可以其为根基,如同这朱元璋一般,北伐辽国,一统天下!”
自从赵匡胤死后,在赵光义的大力推动下,阵图法成为宋军的主要战法。
他曾多次在战争前向将领授予阵图,要求严格按图作战。
甚至在军队出征后,还会通过驿站不断发送新的阵图调整部署。
后来北宋就继承了赵光义这一传统,凡战事,必言阵图。
显然,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人手里,效果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