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到刘禅身上的哪个好看 > 第15章 纷乱如麻(第2页)

第15章 纷乱如麻(第2页)

“陛下,”她的声音柔和温软,“妾见陛下连日操劳,案牍劳形,圣颜清减,心中甚是挂念。特意煨了一盅鸡汤,陛下趁热用些,也好提提神,保重龙体才是。”

刘擅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于被现代各种香辛料和调味品养刁了胃口的他来说,古代的饮食,即便是御厨精心烹制的鸡汤,对他而言,也就那样。他本想婉拒,但看到皇后关切的眼神,又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便接了过来,心不在焉地拿起汤匙。

然而,当第一口温热的汤汁滑入口中,一股熟悉而强烈的麻香味瞬间在舌尖炸开!这味道是花椒?!

刘擅猛地一怔,几乎是贪婪地又舀了一勺,仔细品味。没错!就是那独特的、带着草木清香的麻!跨越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漫长时光,这源自蜀地山川的味道,竟几乎没有改变!

“这汤”刘擅有些惊讶地看向皇后。

张皇后抿嘴一笑:“陛下尝出来了?这是妾特意嘱咐御厨,用了上好的汉源‘贡椒’(川椒历史悠久,汉代己有明确记载和贡品)。蜀地湿寒,花椒祛湿散寒,开胃健脾,其香辛之味,更能提振精神呢。古书有云,‘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蜀人烹羹调鼎,离不得此物。”

这熟悉的味道,像一把温柔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刘擅记忆的闸门,也奇异地抚平了他心中翻腾的烦躁。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蔓延至西肢百骸,紧绷的神经似乎也随之松弛了几分。他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来自一千八百年后“故土”的慰藉,深深吸入肺腑。

看着皇帝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张皇后眼中笑意更深,她一边侍立一旁,一边仿佛不经意地闲聊道:“陛下心系国事,宵衣旰食,臣妾们看在眼里,亦是感佩。只是,妾今日与几位命妇叙话,倒是听来些趣事,说与陛下解解闷?”

刘擅小口喝着鸡汤,感受着那熟悉的麻香在口中回荡,轻轻“嗯”了一声。

“董侍中(董允)的夫人向妾抱怨呢,”张皇后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说董侍中这些时日,简首把府邸当成了行辕。公务繁忙不说,回到家中,也是眉头紧锁,案牍不辍。家中大小事务一概不管便罢了,连幼子的课业都疏于督导了。她气不过,便去质问董侍中。”

刘擅挑了挑眉,示意皇后继续说。

“董侍中却正色道:‘夫人此言差矣!陛下志如旭日东升,雄才大略,将承先帝及丞相遗志,光大汉室于朝夕之间!此乃千古未有之机!我等臣工,受国厚恩,正当夙夜匪懈,勤勉王事,岂敢因私废公,懈怠半分?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陛下重托,有负兴复之业啊!’董夫人说,他讲这话时,眼神亮得吓人,倒让她不好再说什么了。”

刘擅握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

张皇后继续道:“蒋令君(蒋琬)和费使君(费祎)的夫人也在一旁附和。蒋夫人说,蒋令君如今回府,话都少了许多,心思全在水利农桑、调和荆益的事务上。

费夫人更是有趣,她说费使君以前啊,处理公务举重若轻,闲暇时最爱与人手谈几局,或是悠然读书,自得其乐。可这些日子,公务处理完,他竟也不歇着,反倒主动召集属官,耐心教授他们处理公文、协调事务的心得,那副诲人不倦的模样,让她都惊讶,说他那心爱的棋盘,怕是要落满灰尘了。”

张皇后说到这里,眼中闪烁着由衷的喜悦和崇拜,望向刘擅:“陛下,臣妾虽在深宫,也听闻章德殿上,陛下定下‘十年生聚’的宏图伟略,振奋朝野。如今看来,蒋令君、费使君、董侍中诸位重臣,皆被陛下雄才所感,同心勠力,志在兴汉!连家事都顾不上了呢。此乃国家之福,汉室中兴之兆!臣妾为陛下贺!”

皇后温柔而充满肯定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汇合着口中花椒鸡汤的热力,缓缓注入刘擅冰冷而自我怀疑的心田。董允的“旭日东升”,蒋琬的废寝忘食,费祎的“诲人不倦”这些重臣们,并非仅仅在执行命令,他们是被他描绘的蓝图点燃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去实现那个“三兴炎汉”的梦想!他们把他视作希望的核心!

他承载着如此沉重的期望!

他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怨自艾?就因为政务不熟?就因为杨仪遮沙避风了?就因为南中的一点小波折?

刘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向书案一角。那里,先帝刘备的遗诏和相父诸葛亮的《出师表》静静地躺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先帝的信任与托付,重逾千钧。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相父的回应和忠诚,感天动地。

一股混杂着愧疚、责任和重新被点燃的斗志,在胸腔中激烈地冲撞。他不能倒下!至少,不能现在倒下!

杨仪!这个不知死活、自寻死路的蠢货!

刘擅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和郁闷被冰冷取代。他以为自己能改变一切?他错了。他能改变事件的结局(救下魏延),却改变不了杨仪那颗狭隘怨毒的心。这种人,留在朝中就是祸害!

他高估了自己对人性的影响力,那就用最稳妥、最无情的方式解决掉这个隐患——按原历史处理!废为庶民,流放边郡!让他去荒蛮之地,对着瘴气去追悔莫及吧!这,就是他刘擅此刻能做的,最实际也最必要的决断!一个清除内部不稳定因素,维护大局的决断!

对着皇后微笑着点头,刘擅给了她一个感谢的眼神,便转过头去。

“来人!”刘擅放下己经见底的汤盅,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清冷。

张皇后侧身进入偏殿,内侍黄皓立刻趋步而入,躬身听命。

“传朕口谕给尚书令蒋琬、益州刺史费祎,”刘擅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中军师杨仪,口出悖逆狂言,心怀怨望,证据确凿。着即褫夺其一切官职爵位,废为庶民,流徙汉嘉郡!命有司即日办理,不得延误!具体处置,由蒋令君与费使君依律而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蒋令君和费使君,此事宜速,宜静。”

“喏!”黄皓心中一凛,不敢多问,立刻躬身退下传旨。

处理完杨仪,仿佛搬开了心头一块硌人的石头。刘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疲惫感仍在,但那份沉甸甸的自我怀疑和烦躁,似乎被这果断的行动冲淡了一些。他重新坐回御案后。

花椒的麻香似乎还在唇齿间残留,皇后的温言慰藉和重臣们被点燃的忠诚在脑海中回荡,先帝和相父的遗愿在眼前沉甸甸地压着。他不能停,至少,不能现在就放弃。

目光落在案头那堆让他望而生畏的简牍上。这一次,他没有逃避。他伸出手,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心,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正是那份关于广汉郡赋税调整的、让他头大如斗的奏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