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到刘禅身上的哪个好看 > 第60章 繁华之世(第2页)

第60章 繁华之世(第2页)

“昔年圣上初即位,诸葛亮兵出祁山,震动关中,天水、南安诸郡望风而降,陇右危如累卵。彼时,杨公临危受命,为安定太守。

他募兵坚守城池,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其弟杨岳为护他突围而战死,其子亦殁于阵中!

杨公身被数创,血染征袍,犹自死战不退,激励士卒,终保城池不失,为朝廷争取了宝贵的调兵时间。

陛下闻之,深为感佩,擢其为将作大匠,后迁少府九卿之列,恩遇不可谓不隆。”

钟毓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那个在朝堂上昂然挺立的身影。

“杨公性情刚烈,鲠首敢言,眼里揉不得沙子。他感念陛下知遇之恩,更以匡扶社稷、规谏君过为己任。

陛下登基之初,励精图治,虚心纳谏,确有一代明君气象,杨公每每首言进谏,陛下亦多能采纳。

君臣相得,传为一时佳话。那时,杨公眼中,陛下便是大兴魏室、一统天下的希望。”

他端起案上的温茶,抿了一口,语气却渐渐沉重。

“然而,自文皇帝(曹丕)时便开始的浮华奢靡之风,在陛下坐稳江山,尤其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外患稍减之后,竟变本加厉了。”

钟毓的眉头深深锁起,“陛下聪慧过人,文韬武略,确非常人。早年拒诸葛亮于秦川,退孙权于江夏,更以雷霆手段处置‘浮华案’,罢黜何晏、邓飏等虚浮之徒,何等英明神武!

可可也正是这份雄才大略,这份功业带来的自信,或许也助长了陛下追求宏大、喜好奢华的秉性。”

钟会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知道,关键的部分来了。

“陛下先是嫌许昌宫狭小,大兴土木营建新宫,这也就罢了。

可随后,陛下又决意在洛阳大起宫室。太极殿、昭阳殿、总章殿三殿并起,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钟毓的声音里带着痛心,“征发民夫徭役,动辄数万乃至十数万!耗费钱粮,何止亿万?那些精雕细琢的铜柱、金铺的殿门、镶嵌琉璃的藻井美则美矣,然皆是民脂民膏所铸啊!”

“杨义山公,他坐不住了。”钟毓的语调深沉,“身为少府,掌管皇室财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浩大工程背后是国库的巨额亏空,是百姓的沉重负担!

他深知,长此以往,民力凋敝,根基动摇,纵有雄兵百万,亦难以为继!于是,他伏阙上书,首言进谏!”

钟毓仿佛又看到了那震撼朝堂的一幕:

“杨公在陛下面前,痛陈利害,言辞恳切,甚至声泪俱下!

他说:‘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敝百姓之财力者也。’

他质问陛下:‘今吴、蜀未平,军旅在外,诸所缮治,惟陛下务从约节。’他甚至甚至以汉灵帝荒淫失国为喻!”

钟会听得屏住了呼吸,他能想象那金殿之上,老臣白发苍苍,涕泪横流,指着皇帝引经据典痛陈奢靡之害的场景。

何等胆魄!何等刚烈!

“陛下初时震怒!”钟毓继续道,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天子之尊,岂容臣下如此‘诅咒’?龙颜大怒,拂袖欲去。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然杨公,真乃国士!他竟不顾一切,起身趋前,拉住陛下的龙袍下摆,叩首不止,额头磕在金阶之上,砰砰作响,鲜血都流了出来!

他嘶声力谏:‘臣言不逊,冒犯天威,万死犹轻!然臣所言者,社稷存亡之道,万民倒悬之苦也!陛下不纳忠言,臣死不瞑目!’”

书房内一片寂静,唯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那一刻”钟毓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动容,“陛下看着跪伏在地、血流满面、须发皆张的老臣,看着他眼中那不顾生死、只为社稷的赤诚,陛下沉默了。

许久,陛下眼中似有泪光闪动。他亲手扶起了杨公,长叹一声:‘义山之心,朕知之矣!’那一次,陛下虽未完全停止工程,但确实削减了部分用度,并厚赏了杨公,以示优容。”

钟毓的讲述并未结束,语气却愈发沉重:

“然而,帝王的习性,岂是一次死谏便能彻底扭转?宫室之美,仿佛成了陛下的一个执念。

不久,工程规模复又膨胀。杨公忧心如焚,再次上疏,言辞依旧激烈。陛下虽未再震怒,却己显不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