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多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译文:
金能克制木,但木过多会耗尽金。
木能克制土,但土过多会折断木。
土能克制水,但水过多会冲走土。
水能克制火,但火过多会烧干水。
火能克制金,但金过多会熄灭火。
译文:
此段讲五行相克的过极反被克,即“以强凌弱”反致自身受损,强调克需有度。
木多金缺:木为金所克,但若木强金弱,反耗金气。
原文:
金衰遇火,必见销镕。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遭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斫折。
译文:
金衰弱时遇到火,一定会被熔化。
火微弱时遇到水,一定会被熄灭。
水微弱时遇到土,一定会被堵塞。
土衰弱时遇到木,一定会被倾轧塌陷。
木微弱时遇到金,一定会被砍伐折断。
注解:
此段讲五行衰弱时遇克必凶,即“弱不禁克”,体现弱势五行难以抵御克制。
金衰遇火:金本怕火克,衰时更无抵抗之力。
原文: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杀其势。强木得火,方化其顽。强火得土,方敛其焰。强土得金,方宣其滞。
译文:
强旺的金遇到水,才能挫减它的锋芒。
强旺的水遇到木,才能减弱它的势头。
强旺的木遇到火,才能化解它的顽劣。
强旺的火遇到土,才能收敛它的火焰。
强旺的土遇到金,才能疏通它的滞塞。
注解:
此段讲强旺五行需通过泄秀(被生者泄其气)达到平衡,即“以泄为制”。
强金得水:水为金之子,金旺逢水泄,可平衡气盛。
原文:
刚金得火,方成其器。炽火得水,方济其性。旺水得土,方止其荡。浊土得木,方疏其壅。顽木得金,方适其用。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