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事儿的影响,可坏透了。没过几天,就传到了红星轧钢厂,还出现了好几个版本。
传播最广的那个版本,出自许大茂之口。
以往,易中海没少偏袒别人,针对他许大茂。他早就怀恨在心了。这回见易中海倒了霉,他可兴奋坏了,立马就跑到厂里,添油加醋地大肆传播起来。
凭着他那宣传科练就的天赋和编排故事的心得,他把易中海描绘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说他不仅跟秦淮茹不清不楚,还跟院里好几个妇女都有染。
这么一来,不光是轧钢厂,就连外厂的工人都知道了这事儿。易中海的名声,算是彻底崩塌了,工作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没过多久,街道办的通知就下来了,停掉了易中海在大院的管事一职。他不再是一大爷了。
这一下,易中海遭受了双重打击,身心俱疲。在流言蜚语和职务变动的双重压力下,他不堪重负,病倒了。
方卫国提着礼品,大摇大摆地去看望易中海,来去都不避人。
易中海见到他,脸上没有丝毫羞愧之色,欲要辩解,却被方卫国打断了。
“一大爷,您什么都别说,”方卫国说道,“我相信您,这事儿就是个误会。您越解释,别人越觉得您心虚。”
易中海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啊!”
两人又谈及停职的事,易中海感慨道:“墙倒众人推啊!”
方卫国解释说,当晚是因为喝多了睡着了,没人叫他,所以才没能帮上忙。
易中海又问起院里一大爷的人选情况。
方卫国告知他,明晚就要开全院大会,投票选举新的一大爷。
易中海推荐方卫国当这个一大爷,说他有地位,有威望,有资格竞争。
方卫国其实也有资格。刘海中和闫埠贵也都找过他,推举他上位,但都被他给拒绝了。
在他看来,当这个一大爷,虽然风光,也能占点便宜,可树大招风,成了之后,一举一动都得受全院住户盯着,想干点什么“坏事”都不行了。他可不想给自己找这个麻烦。
从易中海那屋出来,方卫国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当这个一大爷?
他可没那么傻。
这四合院里的一大爷,听着是风光,可实际上呢?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院里几十口子人,东家长西家短,今天你家丢了只鸡,明天他家少了块煤,屁大点事儿都得你这大爷出面调停。管好了是应该的,管不好就得落一身埋怨。
更何况,他方卫国的时间多金贵啊!白天得上班,晚上还得出去会女人,哪有那闲工夫陪这帮人掰扯这些鸡毛蒜皮?
最关键的是,他要是当了这个一大爷,一举一动都得在全院人眼皮子底下,再想干点什么“出格”的事儿,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所以,这差事,他坚决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