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成 “超维粒子”—— 这些呈现十二面体结构的微粒能在十个维度间自由穿梭,一颗微粒落在三维空间的任意位置,其投影都会在其他维度显现出不同的形态,仿佛同一存在在不同宇宙中的分身。当粒子在初始之海的中心聚集,逐渐形成超越已知维度的 “超维之墟”:这里的空间呈现出破碎却有序的晶体结构,每个晶体碎片都对应着一个已完成循环的宇宙 “记忆切片”,碎片表面流动着该宇宙的全部物理法则与生命轨迹;碎片之间由 “意义之桥” 连接,这些桥梁由纯粹的概念构成,行走其上能直接感知到不同宇宙的核心差异 —— 有的宇宙以 “爱” 为基础法则,有的则遵循 “竞争” 的演化逻辑;墟的中心矗立着 “意义之碑”—— 一块由所有宇宙的终极答案凝结而成的黑色巨石,碑面没有任何文字,却能根据观察者的认知状态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