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一边翻阅资料,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神色。
如今,这份报告背后的真相,成了她扳倒幕后黑手的突破口。
“林工,”陈教授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你这次邀请我,是为了‘结构安全评估’吧?可我听说……你是想打听赵工的事?”
林疏桐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赵工?”她故作疑惑,“您说的是赵振南吗?他在那起事故中不幸去世了,我一直很敬佩他的专业素养。”
陈教授沉默了几秒,像是在衡量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最终,他叹了口气,声音低沉:“那份报告……不是我们写的原本。”
林疏桐睫毛微颤,手指轻轻搭在桌面,指节泛白。
“什么意思?”
“当年我和另一位同事负责撰写初稿,所有的数据、风险点、责任划分都写得清清楚楚。”陈教授的声音透着几分疲惫,“但我们提交上去后,不到三天,报告就被改得面目全非。最关键的部分,都被删掉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知道是谁动的手——陆振邦的大学同窗,现在已经是某家检测机构的负责人。”
林疏桐心头猛地一跳。
陆振邦,陆氏集团前任总裁,陆景行的堂兄。
正是那个利用职务之便,在工程事故中隐瞒风险,导致数十人伤亡的幕后黑手之一。
而如今,她终于摸到了真正的线索。
她没有立刻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陈教授,最近我在研究一篇关于‘历史工程责任追溯’的论文,想邀请您作为联合作者,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哦?”陈教授显然有些意外,“这种题材,怕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正因为如此,才更值得去做。”林疏桐看着他,眼神坚定,“如果我们都不去追责,谁还能替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发声?”
陈教授沉默许久,缓缓点头:“你说得对。”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围绕论文展开讨论,林疏桐巧妙地引导话题深入,从技术细节聊到当年报告的修改过程,再一步步引向背后的利益链条。
全程录音设备静静运转,隐藏在包里的微型摄像机也一直开着。
最后,陈教授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份详尽的书面说明。
“谢谢你。”林疏桐将文件收好,真诚地说。
“谢我什么?”陈教授笑了笑,“是我应该谢谢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愿意为公义站出来。”
林疏桐起身送他出门,望着他的背影远去,心口却并未因此轻松半分。
这只是开始。
与此同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低头一看,是周医生发来的消息:
【事情有进展了。
那个试图收买我的人,已经被警方控制。
初步供认是受陆振邦秘书指使。】
林疏桐嘴角微微扬起,眼中却毫无笑意。
她冷冷一笑,将手机锁屏,转身朝电梯走去。
这一局,他们已经布好了网。
只等猎物自投罗网。
林疏桐站在办公室窗前,夜风轻轻吹动她的发丝,远处城市的霓虹灯光如星河倒映在她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