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韵自然没有意见,太微华也看向身后的一群童儿。
除了虞韵收下的两位弟子,剩下的都是她的门下弟子,乃易字辈。
太易门下字辈向来简单,乃是以先天五太为字辈,为易、初、始、素、极。
太微华也微微颔首道:“也好,让猴儿多等了几十年,是我之过。”
周承等人没有回山,山门未开,因此那猴儿如今已经在西牛贺洲兜兜转转了二十多年。
好在猴儿比原本命运轨迹中,提前出发了几十年,否则眈误二十年时间,怕是还未得道,天寿就已经殆尽了。
“如此,回山。”
周承话音落下,便是天光变幻,宇内轮转,直接出现在了那西牛贺洲之上。
旋即,一座世外洞天浮现而出。
仿佛一座群山凭空浮现,让周围无数百姓高呼神迹,从而一传十、十传百。
用不了多久,便能够广传西牛贺洲,引得猴儿前来拜山。
“太易山门当开,众生皆可前来闻道。”
周承话音落下,便见一道小路从群山之外蜿蜒而出,直至山门之内。
但有求道之人,都能入山门中听讲。
若是有人能入道,就能正式拜入太易门下。
寒来暑往,眨眼间又是两年时间。
这两年内,除了当初从南赡部洲收来的一群童儿之外,有不少附近的百姓登山求道。
只不过最后见得不到长生门道儿,只是听讲经文,都没有留下,听了几个月便偷偷下山而去。
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周承还是太微华、虞韵,都听之任之。
好在那些从南赡部洲收来的童儿,一个个都有前世的记忆,经了生死,心性多多少少都有所蜕变,一个个闻道之心都颇为坚定。
时值月初一,轮到周承讲经,诸弟子入座两班,等待周承讲法。
“我见山下,有一个求道的将要上来,众等且等他一等。”
“谨遵祖师法旨。”
群贤俯首,连忙说道。
且说太易山门之下,那猴王攀山越岭而来,只见此山不凡: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如此胜境,必是仙家福地也,果是空穴来风必有缘由,我且入山一寻。”
猴王喜不自胜,连忙沿着小路入山。
走不过六七里,猴王便听闻山内有道歌响起,曰:“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老神仙,是老神仙在唱歌否?”
猴王仔细聆听之后大喜,连忙高声叫道。
片刻之后,便见一鸟儿落在猴王身前的树枝之上。
“你是哪儿来的猴子,喊什么老神仙呢?我不是老神仙。”
只见那鸟儿竟然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端的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