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汉武帝断了大将军后路 > 第200章 岁月(第2页)

第200章 岁月(第2页)

"新君登基,旧臣让位,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了!"

"桑弘羊在官场沉浮几十年,早已练就一双透骨慧眼,他与其等待陛下的暗示或逼迫,不如主动请辞,既保全了自己的体面尊严,又在新皇心中留下好印象,为子孙后代铺路谋福。"

霍光虽然面容稚嫩,此刻言谈举止间却透着一股不符年龄的老成持重,宛如朝堂上那些饱经沧桑的老臣。

"如今正值诸侯王迁徙完毕,朝局初定,距陛下登基已有数月之久,此时提出告老,既不显得突兀唐突,也不会给人以不愿侍奉新君的不敬印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妙的是,桑弘羊在奏疏中还特意强调乃臣之罪,这一笔带过,便杜绝了世人可能产生的陛下刻薄排挤老臣的恶劣揣测。"

说到最后几句时,霍光的声音愈发低沉,几乎细若蚊呐,但霍去病还是捕捉到了每一个字眼。

听完弟弟的分析,霍去病的脸色几度变换,如同秋日的云层,复杂难测。

经过弟弟的点拨,一些先前被他忽略的细节与线索渐渐连接成形,展现出一幅清晰的政治图景。

恍然间,他又想起另一个相似的往事,欲言又止地看向霍光,眼中闪烁着询问的光芒。

"是的,我正是因此而称赞桑弘羊的老谋深算。"霍光仿佛能读懂兄长的心思,不等霍去病开口便先一步回应。

"当初陛下甫一登基,我们的大将军舅舅卫青和车骑将军李广便联袂上书,请求致仕退隐。"

"呵!时机之拙劣,简直令人瞠目,新皇刚刚登基,两位重臣便迫不及待地要撂挑子走人,这不是将陛下置于何地?"

"这种行为无异于向天下昭告:他们不满新皇,宁愿追随先帝而去,岂不是有意为难陛下?"

"反观桑弘羊的精妙之处,他不仅耐心等到了几个月后局势稳定之际,还精心设计了一场重病的戏码,并在奏疏中诚恳请罪,将陛下完全摘出干系。"

"他既完成了陛下心中的期望,又不让陛下陷入为难境地,如此体贴入微,陛下岂能不感念于心?"

"陛下那句大汉不能没有桑爱卿的肺腑之言,便是对桑弘羊识时务举动的最好回报!"

"兄长静候便是,桑弘羊必将以无上荣光致仕,而且这份巧妙的政治智慧,日后必将惠及他的子孙后代!"霍光斩钉截铁地预言道。

霍光越说越有信心,他终于明白了那日桑弘羊主动点拨他们的深意所在。

那位老狐狸是在为自己的后辈精心编织一张关系网,提前结下善缘啊!

桑弘羊的点拨之恩,他们这群辅政大臣必不会轻易忘却,即便老人退休归隐,他的影响力也不会随之消散。

日后桑家子弟入朝为官,但凡他们这群重臣稍加提携,便是天大的恩惠,足以让桑家门生快速在官场上站稳脚跟。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今日栽下的善因,来日必有善果,谁也逃不过这人情往来的循环。

更何况桑弘羊此番主动致仕,还与陛下配合演出了一场君臣情深的佳话,这份圣眷怎会白白浪费?

日后必将转化为对桑家后人的照拂提携,这一点,城府极深的老人早已算计周全。

弟弟的一番剖析,听得霍去病口干舌燥、心神不宁,他向来厌恶这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政治技巧。

他是武将,不是文官,刀光剑影中闯荡惯了,哪里需要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

多一分心机,便少一分纯粹,这不是他所向往的生活态度。

尽管如此,有些事情还是必须澄清,霍去病双目圆睁,正欲为敬爱的舅舅辩驳几句。

"且慢!"霍光眼疾手快,再次抢先一步打断道:"我知道舅舅绝无陷陛下于不义之意,但架不住世人眼浅、口舌刻薄。"

"原本无心之举,经小人曲解便成了大不敬,这便是朝堂之险恶,我们又能如何?"

卫青纵横疆场,叱咤朝堂,自然明白太上皇退位后的政治形势——老臣让位,理所当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