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成了李二牛 > 第72章 南燎篇朱雀焚尽黑土下(第2页)

第72章 南燎篇朱雀焚尽黑土下(第2页)

"择其中最大、最亮者,镶嵌于朕之冕旒正中。"

"其余,分嵌于天子剑柄、玉带銙上。"

当那颗象征着非洲血泪,重逾鸽卵的巨钻被能工巧匠精心镶嵌在十二旒冕冠最中央的玉衡之上时,李宽对着殿内群臣,颁布了一道意味深长的诏书:

"黑土蛮荒,瘴疠横行,野性难驯。"

"幸赖朱雀神火,涤荡污秽,廓清寰宇。"

"今得此石,坚不可摧,光华内蕴,名曰"金刚"。"

"此非天工,实乃蛮荒之地,慑于天威,流下臣服血泪所凝!"

"泪干成石,永镇冕旒!"

"使西海八荒之民,睹此石,即知天威如狱,顺昌逆亡!"

诏书中"臣服血泪所凝"几字,如同冰冷的诅咒,将非洲黑土的血泪奴役,粉饰成蛮荒臣服的浪漫象征。

那颗在冕冠上熠熠生辉的巨钻,在知晓内情的重臣眼中,仿佛折射着金伯利河畔那无数肩烙"明"字的黑奴在皮鞭下佝偻的身影。

——

在刚果河流域深处一座被征服的强大部落王城废墟上,冯盎效仿赵黑虎在美洲的"杰作",为敢于激烈反抗的部落酋长准备了一份"厚礼"。

酋长被生剥人皮,制成一面巨大的战鼓,悬挂在新设立的"黑土都护府"辕门之上。

每当有新的奴隶队伍被押解至此,或是对当地土著的宣判大会,这面"人皮鼓"都会被擂响。

沉闷而带着血腥回音的鼓声,如同梦魇,笼罩在所有非洲土著的心头。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随军医官的密报,引起了冯盎和后方朝廷的注意:

"察黑土之民,体魄迥异。"

"其肤黑如炭,似能拒烈日灼伤;"

"其躯干强健,耐力颇佳;"

"尤可异者,彼辈生于瘴疠之地,似对此间疫气有天然耐受之力,病毙者远少于我明人及倭奴、天竺奴"

"臣以为,此等"黑躯",虽愚钝如豕,然其耐瘴耐劳之性,实乃开垦岭南烟瘴、西域荒漠、辽东苦寒等不毛绝域之无上良材!"

"充作"垦荒先锋",驱之以必死之地,榨尽其骨血,利莫大焉"

这份带着浓厚种族歧视和冷酷功利主义的报告,很快被呈送御前,并得到了李宽的朱批:

"所奏甚善,着有司详议施行。"

于是,在帝国边疆那些被视为"绝域"、"死地"的广袤未开发土地上,出现了一群群肩烙"明"字、眼神麻木的黑奴。

他们在岭南闷热潮湿、毒虫遍地的雨林中刀耕火种;

在黄沙漫天、缺水的西域戈壁挖掘坎儿井;

在辽东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荒原上伐木垦荒。

监工的皮鞭如同毒蛇,驱赶着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透支生命。

他们被视为消耗品,是帝国用最廉价成本榨取边疆土地价值的"人形牲口"。

"黑躯耐瘴气"的"优势",成了他们被更快推向死亡的催命符。

冯盎站在新建的开普镇要塞城头,眺望着停泊在桌湾中,正在装载黑奴和象牙的巨大船队。

海风带来咸腥的气息,也带来了金伯利钻石矿的血腥和金矿奴隶的哀嚎。

他抚摸着腰间镶嵌着一颗小钻石的朱雀卫指挥使令牌,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对功勋和掠夺的无限满足。

朱雀卫的赤色火焰,焚烧了刚果河的雨林,也焚尽了非洲黑土最后的自由。

帝国的殖民版图上,又增添了一块流淌着血钻、黑奴与无尽苦难的"黑土"行省。

那面悬挂在都护府辕门上的人皮鼓,在风中微微震颤,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古老大陆被火焰与铁链征服的悲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