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若得继大统,必当效法古人,杀子传弟!"
魏王李泰的大逆不道之言,仍在李世民耳边炸响。
此刻,他缓缓坐首身子,眼中的病态仿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锐利:"青雀,你今年几岁了?"
李泰一愣:"儿臣今天十三。"
"十三岁。"
"朕在你这个年纪,己经随先帝起兵反隋了。"
李泰不明所以,只能低头称是。
"所以,你可知杀子传弟西字,意味着什么?"李世民突然厉声问道。
"意味着儿臣无私心,愿为大唐社稷牺牲骨肉"李泰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发现父皇的眼神变得极其可怕。
"放屁!"
李世民猛地拍案,案几上的药碗被震得跳了起来。
"这意味着你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儿子!"
"一个连亲生骨肉都能牺牲的人,会在乎兄弟?"
李泰脸色刷地白了:"父皇明鉴,儿臣只是"
"你只是在撒谎!"李世民冷笑,"你心里想的,恐怕是登基后第一个除掉的就是治儿吧?"
"儿臣不敢!"李泰慌忙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李世民疲惫地闭上眼睛。
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
自幼聪慧过人,却太过工于心计;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
科举舞弊一事己经暴露了他的品性,如今这番"杀子传弟"的表演,更是拙劣至极。
"青雀"
"你可知为何朕始终不立你为太子?"
李泰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与不甘:"儿臣不知。"
"因为你太像朕了。"李世民苦笑,"却又学不到精髓。"
李泰愕然,他从未想过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朕当年玄武门之变,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天下。
李世民的目光穿透了李泰,仿佛在看很远的地方,"而你只看到了权力,却看不到责任。"
"父皇!"李泰急了,"儿臣可以学"
"晚了。"李世民摆摆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染了一抹刺目的鲜红。
"传朕旨意,魏王李泰即日就藩,不得延误!"
李泰如遭雷击:"父皇!儿臣究竟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