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佛寺道观。】
香火前所未有的鼎盛!烟雾缭绕,几乎遮蔽了殿宇。无数百姓扶老携幼,涌入寺庙道观,将平日舍不得吃的米粮、攒下的铜钱,虔诚地奉上。
“信女愿减寿十年,只求圣君陛下庇佑,让俺们一家老小有条活路!”
“圣君陛下!您是紫薇星君!求您救救我们吧!”
哭喊声、祈祷声、诵经声混杂在一起,汇成一片绝望中带着最后希望的洪流。
神佛的塑像在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而百姓心中,那位居于长安深宫、拥有无上神威的皇太孙李宽,似乎成了比满天神佛更值得寄托的希望所在。
——
数日后,更坏的消息如同冰雹般砸向长安。
“报——!”
“河南道观察使急奏!”
“汴州、宋州、许州多地,田间发现大量蝗虫卵块!密集成片,触目惊心!”
“老农皆言,此乃大蝗之兆!”
“若天气持续晴热干燥,恐恐孵化在即!”
“报——!山南道亦有急报!蝗卵滋生,范围甚广!”
“报——!关中也发现零星蝗卵!”
一道道染着加急火漆的奏报,如同催命符般堆满了李渊的御案。
他枯坐在龙椅上,看着那些奏报,仿佛看到了未来那遮天蔽日、啃噬一切的恐怖蝗群,看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状。
预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人力在真正的天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可笑。
长安城,那股压抑的气氛几乎凝固成了实质。
粮价开始悄无声息地、却异常坚定地上涨。
街头巷尾,关于旱情和蝗卵的议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彼此眼中无法掩饰的恐惧。
人们行色匆匆,下意识地囤积着一切能入口的东西。
田间地头,农人们绝望地看着干裂的土地,又低头看着那些隐藏在土层下、密密麻麻、预示着毁灭的蝗虫卵块。
他们不再跪拜,只是麻木地用锄头翻着土,试图碾死更多的虫卵,做着徒劳的挣扎。
汗水混着泪水滴落在滚烫的土地上,瞬间消失无踪。
天空,依旧晴朗无云,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空气干燥得仿佛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燎原大火,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毁灭将至的恐怖宁静,笼罩了整个大唐。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长安城中心,那座象征着无上神威的宫殿方向。
圣君您何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