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成少帝 > 第135章 硝磺木炭爆鸣惊雷(第1页)

第135章 硝磺木炭爆鸣惊雷(第1页)

格物院化学部的工坊里,常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硝石的涩味、硫磺的酸臭、木炭的焦糊味混合在一起,让第一次进来的人忍不住皱眉,可对这里的工匠而言,这却是最熟悉的“格物之香”。

赵宸捏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近百组配方——这是三个月来,化学部为改良震天雷做的所有试验记录。最上面的一组已经被划得看不清字迹:“硝石五十,硫磺三十,木炭二十——爆力弱,烟大,易受潮。”

“还是不行。”负责记录的年轻工匠叹了口气,将刚炸碎的震天雷残骸扫到一边,“这组硝石六十五,硫磺十五,木炭二十,倒是比上次响些,可炸出来的碎片太散,杀伤力不够。”

赵宸拿起一块残骸,上面还沾着未燃尽的黑色粉末。他捻起一点放在指尖搓了搓,粉末粗糙,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这是杂质未除净的缘故。

“问题出在提纯和配比上。”他转身走向原料区,那里整齐地堆放着三大堆原料:

硝石:从辽西盐硝矿运来的,经过初步提纯,但晶体中仍夹杂着白色的盐粒(氯化钠),这会降低其助燃效果。

硫磺:从辽东火山附近采集的,块状,表面带着黄色的杂质,需要进一步研磨提纯。

木炭:目前用的是杂木炭,燃烧后的灰烬较多,说明碳含量不足。

“墨老,让人把硝石用‘水析法’再提纯一次。”赵宸指着硝石堆,“用沸水溶解,搅拌至不再溶解,然后静置冷却,析出的晶体就是纯硝石,剩下的母液倒掉——这样能去掉里面的盐和泥土。”

这是利用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进行提纯,虽然耗时,但能显着提高硝石纯度。墨老点头记下,立刻安排工匠操作。

“硫磺呢?”一个墨家弟子问道,他负责研磨原料,手上沾着黄色的粉末。

“用‘升华法’。”赵宸在地上画出一个简单的装置图,“把硫磺放在陶罐里,罐口盖一张湿纸,下面用文火加热——硫磺会变成气体,遇到湿纸冷却,就会凝结成纯净的硫华(升华硫),杂质留在罐底。”

这方法源自墨家的“炼丹术”,但赵宸将其标准化,控制温度和时间,让提纯效率提升数倍。

最关键的还是木炭。赵宸让人找来几种不同的木材:柳木、松木、柏木、枣木,每种都烧成木炭,然后称重、研磨,比较其燃烧后的残留量。

“柳木木炭,灰烬最少,质地最疏松。”赵宸拿起一块柳木炭,轻轻一敲就碎成粉末,“就用柳木,烧的时候要密封缺氧,烧成‘白炭’(高温炭化,含碳量高),研磨到能通过细筛子,像面粉一样细。”

原料准备就绪,接下来是配比试验。这一次,赵宸不再凭经验,而是让算学部的弟子用新制的“天平”(墨家机关术与格物之理结合的产物,精度可达一钱)精确称量。

“第一组:硝石七十五,硫磺十,木炭十五。”赵宸报出比例,这是他根据化学知识推算的“最优解”——硝石提供氧气(助燃),比例最高;硫磺降低燃点,比例不宜过高;木炭提供燃烧的碳源,平衡反应。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三种粉末混合,倒入铜制的震天雷外壳中,用木槌轻轻压实,再插入浸过桐油的麻绳做引信,最后用蜡密封——这是防潮的关键。

试验在格物院后院的爆破区进行。这里挖了丈许深的土坑,周围用厚木板围起来,只留一个观察口。赵宸让人将新制的震天雷放入坑中,盖上沙土,只露出引信。

“所有人退后三十步,捂住耳朵!”赵宸高声下令。墨家弟子们第一次见如此谨慎的操作,好奇又紧张地退到安全线后。

魏平自告奋勇点燃引信,火舌舔舐着麻绳,发出“滋滋”的声响,火星四溅。他撒腿就跑,刚扑到赵宸身边,一声巨响便震彻天地——

“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