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方村长啊,这报纸……公社里能留一份不?”
他们公社是有一张,但多留一份的话,以后上面有人来视察,他们也好拿出来吹嘘是不是?
毕竟是他们公社的人嘛,多留一份多一个保险。
“哦,没事,这报纸我买了十几份,还有多的。”
“……”
好吧,你牛批!
这要是他们有这个荣誉,多买一百份也是应该的。
“那个安记者,是r日报的记者?跟你关系很好嘛?咱们就民兵与知青联欢……能请的动人家吗?”崔书记再次确认了一下,大报社的记者,可不是那么好请的。
方片安挠了挠脑袋寻思着:“原来是河北那边地方报社的,但家里在四九城有关系,又因为这篇报道入了上面的眼,所以调到r日报去了。”
“算是欠我一个人情吧,请她来做报道的话,只要题材好,她应该不会拒绝的。”
说是这么说,但方平安和三位领导都有点心虚,知青与民兵的联欢会,在地方上可以说是为了调节知青与当地之间的关系,但zz意义不是那么大啊?
如果要上r日报的话,这点事情还真没什么报道的价值。
几人也在犯愁,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寄希望于安记者跟方平安的关系了。
不一会的功夫,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喂,安记者啊,是我啊,方平安。”
“你不是说想采访我们新村嘛,我这儿搞了个民兵知青联欢红歌会,你要不要来做个专题报道?”
“啊,这事儿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啊?”
话说到这里,三位领导脸色都一垮。
要是小报也就算了,但r日报报道你一个公社的民兵知青联欢?
他们心里也有数,不可能啊,没有意义。
这巨大的落差感让他们心里有点不好受。
但也看得出来,方村长算是已经努力了,他们也不好指责什么。
而方平安突然脑子一转对着电话说道:“那,我弄几首新歌怎么样?”
崔书记等人心又提了起来——对哦,方平安还是个大艺术家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当然会搞音乐创作了,你这看不起谁呢,我是农民又咋地了?”
“《红梅赞》知道不?”
“我的!我原作原创!”
“有新歌你就来?那咱们就说定了啊!”
“保证不比《红梅赞》差,保证又红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