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隔壁种田去 第502章 > 第571章 安排新村学生复课(第1页)

第571章 安排新村学生复课(第1页)

新村下放人员中,还有部分学生,小学到高中的都有,大学生就别想了,回不去了。

通知是公社里发下来的,新村统计了,学龄前儿童6个,小学生4个,初中生5个,高中生7个,有16人得去上学。

公社里有小学,有的生产大队也有小学,但初中只有公社里有一所。课程简化,加入zz学习内容,师资多为本地知青或下放教师,公社还给新村这边3个教师名额,因为他们村儿下放教师多。

并且这个时代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取消考试制度;

学制缩短:部分学校试行"五二二"制(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大量课时用于学农、学工劳动;

所以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公社里,倒是没人敢欺负新村的孩子。

而高中生得去昌平县城(昌平一中二中),新入学是入不了的,因为需要通过推荐选拔(家庭成分和zz表现优先),新村的那些孩子们都没戏。

但那7名高中生,得去把高中给读完,起码混个高中毕业证。

考虑到自己村这些下放人员的特殊性,方平安也明白现在县里高中绝对是风暴中心,何苦把孩子给送过去,万一出事儿了那就是毁了整个家庭。

便让公社书记出面,跟县里的中学跑跑关系,学籍调过去人不去上课,在公社和村里参加劳动和zz学习。然后公社里的下放教师们教他们,再加上方平安的题海战术,每月和期末回县里参加考试,最后只要混个高中毕业证就行了。

因为方平安还认识县里割尾会的领导,这些事儿也不算大,在一千斤腊肉的buff加成之下,这事儿就这么办成了。

新村就是豪横,上来就是小半车腊肉,足足一千斤,谁能扛得住?

你在怎么运动也得吃饭是不是?

最麻烦的,是范有尘上学的问题,他和棒梗一样,今年都是15岁,本应该上初三的,但因为学制调整还有中间停课的事情,就一直没有回去上学。

范小野和陈大发也在考虑他要不要回城里上学的问题,如果在乡下的话,他就只能去重新读个初2,再稀里糊涂的初中毕业就完了。

至于说去县里读高中,方平安几人都很担心这个时期的乱象。

而回城里,陈大发会跟着回去,但万一有什么事儿,方平安又来不及回去帮忙,并且陈大发的身份成分也是一个雷,并不安全。

上次范小野在城里生孩子,陈大发还打了电话回去清河家具厂问情况,结果才知道,公检法加上监狱系统都被冲击了,他的一些身份差不多的老伙计,以及监狱领导还有家具厂的领导,下场都不怎么样。

所以陈大发也不敢回去。

但你说让这个年纪的孩子不去读高中?不读书?

他们那颗骚动的心怎么愿意啊。

最后方平安很认真的跟着范有尘说道:“有尘啊,信的过姐夫不?”

虽然说离婚了,但在自家,方平安就是他范有尘的姐夫,因为叫干哥很拗口。

范有尘点了点头:“姐夫你说。”

“咱就留在乡下,先办理借读把初中毕业证拿到手,然后因为你的户口在城里,再办理知青上山下乡,落户到咱们村来。等上几年,有机会再去读高中的。”

“到时候不止你要去读书,姐夫我,还有你姐,还有村里很多人,都得去读高中,然后咱们一起去考大学。”

“等上几年,可能稍微长一点,但有机会的。”

“你愿意吗?”

已经落户到新村的下放分子是不需要上山下乡的,已经成了农村人。但范有尘和陈大发的户口是在城里,这个必须得再跑一趟。

至于说考大学,方平安有计划的,等到76年,全村只要适龄,想考的,哪怕是年纪三四十岁的,他都得逼着这些人一起去读大学,自己也得去。

不能说一辈子都窝在村里吧。

范有尘其实很想说,不管是回城读书,还是去县里读书,他都没问题的,他一个人也能生活的下去,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毕竟不缺钱不缺房也不缺吃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