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公社借读中学拿毕业证,然后又办理上山下乡回来落户……这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读完初中就不读了,一直困在这个村子里?
其他下放分子愿意,但这个年纪的孩子不愿意啊。
但看到方平安认真的目光,以及认真想了想这几年的事情,还有外面的那些运动,年轻人的狂热……
范有尘明白了,他已经重获光明,并且衣食无忧,所以自己不能给干爹陈大发,以及姐姐姐夫添乱。
至于说考大学——
姐夫轻轻松松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这在他这里完全不是事儿,那就多等几年吧。
所以范有尘最后认真的点了点头。
“姐夫,我听你的!”
方平安点了点头,能听劝就行,就怕这个年纪的孩子脑子一热,那是真心拦不住。随即跟陈大发范有尘一起去城里跑了一趟,把学籍关系给转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67年底,一切正常发展,新村又收获了一批土豆,把统购粮的缺口给补上了,这样上面就不会给新村空降书记下来。
方平安又去了一趟东北小兴安岭红星农场那边,一来做慈善赚阴德积分,二来打猎补仓,而且又去安书记那儿用人参淘换了2辆新报废的嘎斯-51,2辆乌拉尔三侉子。
实际上红星农场这里还有报废的解放ca10卡车,但方平安空间里只有毛熊当年0元购的那些卡车与三侉子,别的型号都没有。换解放ca10的话,他是真的不会修与没有配件,只能作罢。
至此,新村有了4辆嘎斯-51,5辆乌拉尔三侉子,3辆三轮车,2辆自行车(自行车三侉子和嘎斯-51,他的空间里还有几辆备份)。
土豆和腊肉,又让李怀德来拖了辆车回去,并捎上了一车坚果、咸鱼、蘑菇干、还有十三香调料等等,县里水产公司还过来收了两次鱼。于是年底又含泪小赚5万块钱。
新村公账年底一合计,16万多。
而方平安个人自己又卖了一些人参给李怀德,减去做慈善放出去的钱,余额还有4万多(因为去年给佟掌柜收房子四舅,垫资了5万),阴德积分6万多。
赵研究员那边也得出来了准确的数据,新村的土豆留种种植第二代,在有池塘水和黑土以及沤肥等等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亩产量3000-3200斤左右,第三代也行,不过产量已经到达极限了;
玉米则是亩产720斤、红薯亩产2100斤。
但如果换了普通的土壤以及不用新村池塘水,第二代产量就只能达到全国平均的14-15倍,差距甚大。
再要是种第三代,便会退化到与全国亩产量差不多的水平,那就毫无意义了。
这个结果一出,整个公社都同意并且支持新村作为他们公社的种子基地,专攻土豆玉米红薯三种作物。
种子产品也被定型了,新村土豆1号,亩产量普通耕地可达350斤,高于全国平均4成3,特性是个头偏大,耐寒耐虫,少病害;
新村玉米1号,亩产量普通耕地可达300斤,高于全国平均2成6,特性是个头大,耐寒,颗粒均匀,甜度高,少病害;
新村红薯1号,亩产量普通耕地可达430斤,高于全国平均6成7,特性是个头大,耐寒,甜度高,少病害;
他们农科院专家现在主攻的,是借助新村的超级土豆玉米红薯,在普通耕地上培育出稳定高产种子。
至于说新村那边动辄几千斤……复刻模仿不了,没有黑土和新村池塘水,没办法普及。
所以没有多大的研究意义,新村能每年提供一代高产种子给他们,就已经很好了。
并且公社里一研究,干脆在崔村公社农场,给农科院的专家们批了50亩地作为试验田。
书记和主任们表示——
我们不懂科学,但我们尊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