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回道:“我个人觉得,当前正惠科技杨总离开了,正值群龙无首的阶段。”
“检测到的数据显示,目前是普信和海仓两家在协助正惠科技的运营。”
“这两家公司规模都太小,吃不下正惠,我估计他们也支撑不了太久,最终还是会把正惠放出去。”
“如果我们现在去找他们谈,他们必定会压价。唯一不能保证的就是万一有另外哪家公司吃得下正惠,会赶在我们之前去和他们接触。”
“一旦有竞争对手了,难保他们不会坐地起价。”
小苏总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数。说道:“朱主管,现在你去一趟人事部,让人事部把你的职位调整为营销部副经理。”
“接下来,你到老章叔那里去领任务,马上到海都市整个科技圈逛一逛,把咱们环洋科技还能上的在线服务捋一捋,看看假如我们把正惠科技拿下的话,在正惠科技那边还能上什么项目。”
朱三一听,知道小苏总把营销部逐步放权,交由自己来打理了。
心里高兴之馀,又有些担心,环洋科技可是世界500强企业,是上市公司,这么大的公司做一名部门经理压力怎么可能不大?
朱三自己在股市里起起伏伏那么多年,心知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在公众的面前就是生死线。
如果业绩滑坡,股价分分钟断崖式下跌,如果公司发展有潜力,无需等到好政策出台,股价就已经被牢牢锁定在高位了。
所以呢,朱三的压力显而易见地摆在那里。
如果朱三市场走访不够用心,对市场后期的走向不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将会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反之,如果做好了,又会带领一家公司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我们无意于放大或缩小营销对一家公司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虽然决定一家公司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时间差、一个信息差、或者一个政策出台的时机
都可能对一家公司的未来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的存在,首先是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因此,注定这个擅长营销的朱三会在环洋科技大显身手,实现他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老章叔当年对朱三的判断是很准确的,环洋科技公司就是应该不拘一格提拔任用有能力、肯吃苦的员工。
朱三来到了人事部,主管人事的经理一看朱三喜上眉梢的样子,心知该改口了。于是急忙招呼道:“朱经理,这是要忙了吗?”
朱三心中感叹:“妈呀,大公司就是不一样,这还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呢。人事部果然是藏人精的地方呢。”
他也知道,小苏总有这一安排是迟早的事儿,真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难免有些喜出望外。
这不,看看其他人的表现就知道当中的意义了。
人事部当即发布了对朱三的任命书,电子公章往任命书上一盖,一切都妥了。
接下来,朱三按小苏总的要求,赶着去老章叔的办公室领取任务。老章叔让朱三先把部门人员组建起来,就考虑上线新项目。
朱三没有马上按部就班地去找科技公司走访新上线的项目,而是去中介公司面试了几个需要找营销工作岗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