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一首沉默地听着,此刻也上前一步,神色坚定:“陛下,首辅大人、王堂部所言皆切中要害。勋贵此番狗急跳墙,手段尽出,正是其色厉内荏!他们害怕西南兵入京!
——臣请旨:一、由王尚书以兵部名义,签发八百里加急军令,严令沿途保障,并派出得力心腹干员持尚方宝剑随行督粮!凡阻碍者,可先斩后奏!此乃明路。
二、臣立刻启用所有潜伏于漕运、驿道之‘暗桩’,不惜代价,开辟一条隐秘通道,输送少量精锐信使及关键粮药物资,确保秦帅能收到陛下旨意,并指引大军突破封锁!此乃暗路。双管齐下,务求打通生命线!”
崇祯听着三位心腹重臣的分析和谏言,胸中翻腾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他明白李标的顾虑和王洽、陆铮的急切。证据有了,但时机,还未完全成熟!勋贵掀起的滔天巨浪,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彻底拍碎!
崇祯缓缓坐回龙椅,目光在那染血的文书和三位大臣脸上来回扫视。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噼啪的的声音,如同战鼓在人心头擂响。
“好!”崇祯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令人心悸的寒意,“就依诸位爱卿所言!此刻,还不是掀桌子的时候!”
他猛地看向王洽:“王卿!”
“臣在!”
“即刻以兵部名义,签发朕的旨意:着沿途所有州府、卫所、驿站、漕运衙门,倾尽全力保障西南石柱宣慰司大军通行及粮秣补给!
凡有推诿、拖延、克扣、刁难者,无论官职大小,背景如何,一律视为通敌叛国,可就地格杀!朕赐你调兵符信及空白驾帖(逮捕令),选派得力干员,持朕尚方宝剑,火速前往沿途关键节点坐镇!
遇有抗命不遵者,先斩后奏!告诉那些沿途的官儿,他们的脑袋和前程,朕,现在就要看到西南兵入京的实效!”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王洽精神大振,铿锵领命。
“陆卿!”
“臣在!”陆铮眼中厉芒一闪。
“你的暗桩,全部动起来!告诉秦良玉,朕己知晓一切!让她放手去做!朕许她临机专断之权!
凡阻碍大军行进者,无论何人,皆可视为叛逆,杀无赦!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撕开一条血路,将军队带到京师!朕,在德胜门外,等着犒赏她的狼兵!”
崇祯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期待,“还有,给朕盯死英国公府、定国公府!他们的一举一动,朕都要知道!特别是他们与九边、与宣大的任何联系!朕预感,他们的下一招,会更毒!”
“臣遵旨!暗路必通!鹰眼亦将如影随形!”陆铮领命,杀气凛然。
崇祯最后将目光投向首辅李标,语气深沉:“李卿,朝堂之上,弹劾陆铮的汹汹舆情,还有勋贵可能的下一步动作,就劳烦你与诸位阁老,替朕周旋、弹压!
该安抚的安抚,该申斥的申斥,该拖的就给朕拖住!务必稳住朝局,争取时间!告诉那些聒噪的言官,再敢无端攀咬构陷大臣,动摇国本,朕的诏狱,还空得很!”
李标深深一揖,老成持重的脸上满是凝重:“老臣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稳住中枢,静待西南强兵入京,雷霆扫穴之时!”
崇祯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三位重臣知道皇帝需要独处,立刻躬身告退。
西暖阁内,只剩下崇祯一人。他拿起那份秦良玉的血誓——“纵使爬,也定要爬进京师!”——指尖抚过那干涸的血迹,感受着那份滚烫的忠诚与决绝。
窗外的天色,己微微泛白。中秋的圆月早己西沉,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这黎明前的黑暗,却显得格外漫长而寒冷。
“爬也要爬进来”崇祯喃喃自语,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近乎病态的潮红,那是心力交瘁与巨大压力下的反应,“秦良玉,朕等着你!朕的大明江山,等着你这根定海神针!”
武定侯郭培民脸色惨白,刚刚“处理”完府上“失火”后几个“不幸”的管事和死士头目,便接到了京营提督府心腹的急报:
“侯爷!不好了!昨夜按计划在一‘点’的那把火,烧烧过头了!”心腹声音都在抖,“本来只想制造点混乱,让几个刺头闹一闹,结果那些兵痞拿了‘损耗’的军械,根本控制不住!
他们他们抢了库房,又冲进武库抢了更多火器!现在丰台大营彻底乱了!营兵西散劫掠周边村镇,连连去弹压的督战队都被打散了!那帮废物根本拿不动刀枪,见了血就尿裤子,可抢东西的时候比谁都凶!”
郭培民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这就是他掌控的京营!这就是勋贵赖以威慑皇帝的“力量”?一群只能依靠克扣粮饷勉强维持、毫无斗志、闻战即溃、见利忘义的乌合之众!
平时靠着勋贵的名头吓唬人,真遇到需要“点一把可控的火”时,却瞬间变成了燎原的野火,反噬自身!这把火不仅没烧向皇帝,反而把他自己架在了火上烤!勋贵最后的遮羞布,被自己人扯得粉碎!
几乎是同时,负责九边“点火”的襄城伯李守锜也收到了宣大方向的密报,脸色比郭培民还要难看:
“伯爷!宣大那边没点起来!杨国柱那老狐狸根本不信什么‘招安密令’!他拿到我们派人‘不小心’泄露给他的‘密令’和悍匪获得精良军械的消息后,不仅没乱,反而立刻加强了戒备,把几股悍匪的老巢给围了!
还还派人快马入京,向兵部王洽告急,说发现大批来历不明的精良军械流入匪手,疑似有人通敌资匪,请朝廷彻查!我们派去‘引导’悍匪的人被杨国柱当奸细抓了,正在严刑拷打!”
李守锜的心沉到了谷底。杨国柱这种在九边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老将,岂是那么好糊弄的?勋贵试图在边关点燃的这把足以震动天下的烽火,不仅没能烧起来,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将勋贵“通敌资匪”的线索暴露给王洽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