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隐约传来的炮声和喊杀声,如同催命的丧钟。帝国的命运,系于袁崇焕马蹄扬起的烟尘,系于内城墙上每一名将士流尽的最后一滴血。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西,广渠门外
朔风卷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掠过满目疮痍的京畿大地。
广渠门城楼上,守军疲惫而绝望的目光,死死盯着东南方向。突然,地平线上扬起了遮天蔽日的烟尘!
那不是建虏游骑袭扰的规模,而是大军行进才有的磅礴气势!
“来了!是援军!是关宁军的大旗!袁督师!袁督师来了!”城头瞭望的士兵发出了几乎破音的嘶吼,那声音穿透了寒风,点燃了死寂的城楼!
“袁”字帅旗猎猎作响,出现在烟尘的最前方!袁崇焕一身风尘仆仆的戎装,面容因疲惫而消瘦,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坚定。
袁崇焕身后,是如同钢铁洪流般涌来的关宁军主力!步骑交加,长矛如林,甲胄在昏暗的天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这支帝国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野战力量,终于在京师陷于绝境之际,赶到了!
整个广渠门内外,瞬间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督师来了!关宁军来了!”
“有救了!京师有救了!”
满桂率领数千山海关残兵,从营寨中冲出,与袁崇焕大军汇合。两位宿将目光交汇,无需多言,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沉重与决绝。
“满将军,辛苦了!”袁崇焕声音沙哑,却带着千钧之力。
“督师!您再不来,末将…末将就要填了这广渠门了!”满桂虎目含泪,激动万分。
“建虏何在?”袁崇焕目光扫向西北方向外城的滚滚浓烟。
“主力在内城西北角猛攻!多尔衮率两白旗精锐骑兵,就在左近游弋,专防我等与城内联络!”满桂急道。
袁崇焕眼神一凝,迅速做出决断:
“一、命令关宁军以广渠门为依托,迅速在城外旷野上结成坚固的防御阵型。
以偏厢车(装载火器的小型战车)环绕外围,构成移动壁垒,内藏火铳手、长矛手。骑兵置于阵内,作为反击力量。这是袁崇焕对付建虏骑兵的看家本领——车阵!
二、依托车阵,就地挖掘壕沟,设置鹿角拒马,构筑临时营寨,摆出长期对峙、步步为营的态势。
此举意在告诉皇太极:关宁军主力己至,锐气正盛,欲攻内城,先过我这一关!
三、立刻组织精干死士,携带袁崇焕亲笔书信,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建虏封锁,射入内城!
告知秦良玉、孙元化及皇帝:“关宁军主力己至广渠门,将全力牵制建虏,望内城坚守!同时,要求城内配合,提供建虏主攻方向及内城防御详情(由陆铮的锦衣卫渠道传递)。”
袁崇焕的到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改变了整个战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