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卫生院电话 > 第143章 再生异动(第2页)

第143章 再生异动(第2页)

他召来心腹谋士范文程:“范先生,你以为,明国这‘清饷’风暴,是福是祸?”

范文程深谙汉地情势,躬身道:“大汗明鉴!陆铮酷烈,杀人如麻,虽追回些许赃款,然边镇将门兔死狐悲,士卒惊惧怨怼!

袁崇焕身处漩涡,整军步履维艰,既要防建虏,又要防背后冷箭!明国皇帝猜忌日深…此乃天赐良机!若待其新军练成,边镇稍稳,则破之难矣!”

皇太极猛地一拍桌案:“正合吾意!传令诸贝勒!”

尽快休养生息,将掳获人口妥善安置,投入生产(尤其火器、铠甲制造)。

用掠获的财富犒赏将士,抚恤伤亡家属。利用缴获的明军火器(尤其是孙元化部的精良火铳)及掳获的工匠,加速仿制与改进!

务必在入冬前,恢复主力旗(尤其正蓝、镶白)的建制和战力,补充战马、箭矢。

联络蒙古,再组联军,遣使科尔沁、喀喇沁等部,以此次入寇劫获的财富为诱饵,邀其共同出兵!许诺破关后,任其劫掠!

放出消息麻痹明廷,放出和谈烟幕,遣使至明廷(甚至可能通过蒙古渠道),表达“无意再战”、“愿守和约”的假象,麻痹崇祯及明国边将。

此次目标不再首指京师,而是明国北疆相对薄弱、且对袁崇焕蓟辽防线形成侧翼威胁的——宣府、大同!

此地刚经历陆铮“清饷”风暴,将领或被杀或惶惶不可终日,士卒怨气冲天,防御体系百孔千疮!

且总督杨国柱能力平庸,所部新募之兵战力堪忧。破此二镇,可断蓟辽侧翼,震撼山西,再次将明国北疆搅得天翻地覆!

等待时机,待到崇祯三年正月!趁明国上下沉浸在新年气氛、防备松懈,且寒冬利于骑兵机动之时,发动雷霆一击!

“告诉儿郎们!”皇太极的声音响彻大殿,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抢来的女人、金银,只是开胃小菜!

明国的膏腴之地,才是我们永恒的牧场!用这个冬天,磨快你们的刀箭!来年正月,随本汗再破长城!目标——宣大!让明国皇帝,再尝尝恐惧的滋味!”

明国北疆:风暴前夕的平静

蓟辽,袁崇焕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陆铮清查的余波中艰难整军。

袁崇焕收到了边关关于后金联络蒙古、囤积物资的零星情报,心中警铃大作。他上书朝廷,痛陈建虏必在秋冬之际再次入寇,请求加强宣大防务、催促钱粮、并请旨由他统一协调蓟辽、宣大防务。

宣大,笼罩在陆铮“清饷”的恐怖阴云下。杨国柱看着被锁拿问罪的同僚和将领空缺的营地,看着新招募的、面有菜色、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知道自己守不住,但皇帝的催战旨意和陆铮的尚方剑,让他连求援的话都不敢说出口。

紫禁城中,崇祯皇帝看着袁崇焕的预警奏疏,又看着陆铮追缴回的数百万两赃款,心情复杂。他对袁崇焕的猜忌并未消除,对陆铮的“能干”既依赖又隐隐忌惮。

勋贵们关于“边将寒心”、“陆铮酷烈”的抱怨仍不绝于耳。最终,他对袁崇焕的奏疏只批了寥寥数字:“朕知道了。着该督抚严加备御。”而对宣大的增援和协调,则淹没在朝堂的扯皮和重建京营的“优先”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