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卫生院电话 > 第144章 大同陷(第1页)

第144章 大同陷(第1页)

陆铮完成了对宣大的初步清洗,带着沾满鲜血的账簿和人头,准备移师山西。他站在宣府残破的城头上,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冰冷的眼眸中映不出丝毫波澜。

他能闻到风中传来的、塞外铁骑磨刀霍霍的腥气,也能感受到脚下这座帝国边镇在反腐风暴后的虚弱与死寂。

“建虏…不会等我们。”陆铮对身边的沈炼低语,声音轻得只有两人能听见,“宣大…守不住的。下一场血,很快就会流下来。”

陆铮按紧了腰间的绣春刀,历史上贱奴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对于大明边镇,只能破而后立!不趁这次机会整顿边军,往后恐怕再无机会!

崇祯三年的农民起义将会加重帝国的负担,让原本就如烛火不定的大明在风雨摇摆中更加摇曳!

崇祯三年的盛夏,在表面的重建喧嚣与底层的恐慌怨怼中流逝。

当第一片雪花飘落在辽东大地时,盛京城外,八旗的铁骑己再次集结,科尔沁的狼头纛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皇太极的目光,如同冰原上的头狼,死死锁定了宣府、大同那看似坚固、实则千疮百孔的城墙。一场比己巳之变更快、更猛烈的风暴,正在寒冬的朔风中,悄然孕育。而大明帝国,仍在猜忌、党争与刮骨疗毒的剧痛中,蹒跚而行。

崇祯三年,正月初五,宣府镇(总兵驻地)。

凛冬的寒风卷着雪沫,抽打着残破的城垣。本该是新年气氛,宣府城内却笼罩着比塞外寒风更刺骨的死寂与恐慌。

宣大总兵杨国柱站在城楼上,望着北方被风雪遮蔽的地平线,脸色灰败,手指冻得僵硬,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只有深入骨髓的绝望。

陆铮的“清饷”风暴刚刚席卷而过。副将、参将被锁拿了七八个,斩首示众者三人!负责粮饷、器械的中下层军官、吏员被带走讯问者数十人!

整个宣府镇指挥体系几近瘫痪。新招募的兵卒,衣衫单薄,面有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眼神空洞麻木,毫无战意。

粮饷虽有拨付,但经过层层克扣(虽经整顿有所收敛,但积弊难返),到手寥寥,怨声载道。城防工事在“清饷”期间几近停滞,多处坍塌的边墙只用冻土和碎石草草堵上。

“总兵大人…大同…大同急报!”一名亲兵连滚爬爬冲上城楼,声音带着哭腔,“建虏…建虏主力…出现了!前锋己破新平堡!正…正朝大同杀去!”

杨国柱眼前一黑!大同!皇太极果然选了这里!他早有预料,却无力回天!宣府、大同互为犄角,大同若破,宣府孤城难守!

“快!快给朝廷和蓟辽袁督师发八百里加急!求援!求援!”杨国柱嘶声力竭。他深知大同守备比宣府更糟,大同总兵王朴更是以贪婪怯懦闻名。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并科尔沁等部蒙古兵,合计约八万大军,如同雪原上奔涌的黑色铁流,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便轻易撕碎了本就千疮百孔的大同外围防线!

王朴闻风丧胆,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便弃城而逃!大同,这座九边重镇,在崇祯三年的正月初七,陷落!

建虏铁蹄涌入大同城,烧杀抢掠,重演京畿炼狱!被陆铮“清饷”吓破了胆的守军或溃散,或投降,仅有少数将领率亲兵巷战殉国。

大同府库中尚未捂热的朝廷重建拨款、粮草军械,尽数落入建虏之手!

大同陷落的消息如同惊雷,瞬间炸醒了还在新年余韵中的宣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