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全完了…”杨国柱瘫坐在冰冷的城楼地上。他知道,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必是宣府!而宣府,绝无幸理!
正月初九,宣府镇。
建虏主力在洗劫大同后,裹挟着滚滚烟尘(夹杂着雪沫),首扑宣府!阿济格、多尔衮的精锐骑兵如同两柄尖刀,轻易凿穿了宣府外围那些由新兵和惊弓之将把守的营寨。楯车、云梯再次竖起,而这一次,城头守军的抵抗微弱得可怜。
杨国柱拔剑在手,试图组织最后的抵抗。
然而被“清饷”吓得魂飞魄散的军官们,或心存侥幸意图投降,或只顾逃命!
饥寒交迫、士气崩溃的新兵,面对如狼似虎的建虏,一触即溃!甚至有人打开了城门!
城防薄弱点被建虏火炮轻易轰开!
宣府城,仅仅支撑了一天!正月初十,城破!
杨国柱在总兵府内,身着官袍,自刎殉国!死前,他蘸着鲜血,在墙壁上留下最后一行字:“臣力竭矣!然边镇之溃,非战之罪!清饷…清饷…寒尽三军胆!”
宣府,继大同之后,宣告陷落!建虏再次席卷财富、人口(又掳数万),并焚毁了部分无法带走的工事和粮仓。
紫禁城,乾清宫。
“报——!!!大同…大同失守!总兵王朴弃城而逃!”
“报——!!!宣府…宣府陷落!总兵杨国柱…自刎殉国!”
两份染血的八百里加急,如同两道催命符,狠狠砸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御案上!刚
刚过去的“己巳之变”噩梦尚未消散,新的、更快的、更耻辱的失败接踵而至!而且是在朝廷投入巨资、刚刚“整饬”过的边镇!
“噗——!”崇祯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头,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溅在龙袍和奏报上!他身体剧烈摇晃,被王承恩死死扶住。
“废物!杨国柱废物!王朴该千刀万剐!!”崇祯的声音嘶哑凄厉,充满了被背叛的狂怒和无尽的恐惧。
“朕给了他们银子!给了他们兵!陆铮刚给他们清了蛀虫!这才几天?!几天啊!两个重镇!就这么没了?!朕的银子!朕的将士!都喂了狗吗?!”
他的目光瞬间锁定了殿内肃立的陆铮和兵部尚书王洽:
“陆铮!!”崇祯如同受伤的野兽般咆哮,“这就是你‘清饷’的成果?!你刮骨疗毒,把朕的边镇刮成了筛子!把朕的将士刮得离心离德!让建虏如入无人之境!你…你该当何罪?!”
巨大的挫败感和恐惧,让他急需一个替罪羊!陆铮的酷烈手段,此刻成了最好的靶子。
“王洽!!”他又指向瘫软在地的兵部尚书,“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边镇糜烂至此,你毫无察觉?!援兵呢?!袁崇焕呢?!他的关宁铁骑在哪里?!为何坐视宣大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