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卫生院电话 > 第154章 回京(第2页)

第154章 回京(第2页)

但勋贵圈子和部分清流言官私下议论并未止息,甚至开始出现“陆督公久滞边镇,恐生尾大不掉之忧”、“厂卫之首,当坐镇中枢,岂可长驱于外?”的论调。

第二份,是司礼监掌印王承恩以极其隐晦的私人渠道传递的信息,核心只有一句:“陛下问及督公伤势,言‘厂卫首脑,久离京畿,耳目恐有闭塞’。龙颜虽无异色,然…深意自明。”

陆铮捏着这两份密报,面具下的脸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深潭般的眼眸,却比辽东的寒夜更加冰冷。

皇帝的猜忌之心,如同附骨之疽,从未真正消除。

十三山驿的奇功、松岭的预警,固然辉煌,但也将他推到了功高震主、权柄外移的悬崖边缘。

崇祯不是傻子,他有着刻在骨子里的多疑和对权力的绝对掌控欲。

温体仁、周延儒的倒台,李标、钱龙锡的相对持重,只是让朝廷中枢少了几分倾轧,但并未改变皇帝对“权臣”的本能警惕。

“大人…”心腹锦衣卫低声询问,“是否要…?”

陆铮抬手制止。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正在加紧修复城防的士卒,以及远处白杆军营寨飘动的旗帜。

袁崇焕需要时间,需要力量来彻底稳固辽西。但自己…不能再留下了。

“备马。”陆铮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信袁督师,本官伤势己无大碍,需即刻返京述职,并主持彻查流言根源。至于辽东防务只能让督师多加担待了。”

很快,袁崇焕闻讯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惊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恒毅!何须如此仓促?辽东局势初稳,然建虏亡我之心不死,正需督公坐镇…”

陆铮打断他,将那份王承恩的密报(隐去来源)推了过去:“督师请看。陛下忧心厂卫耳目闭塞,本督职责所在,岂能久离中枢?”

陆铮的目光首视袁崇焕,话中有话,“辽东大局,系于督师一身。本督在朝一日,必为督师争取粮饷器械,压制无端攻讦。然,此间之事,终究要靠督师与诸位将士,一刀一枪,守住这国门!”

袁崇焕看着密报上那句“耳目恐有闭塞”,心中瞬间了然,一股巨大的悲凉与压力涌上心头。

他知道陆铮说的是实情,更是无奈之举。陆铮的离开,固然能暂时平息皇帝的猜忌,但也意味着辽东失去了一个能在黑暗中刺穿敌人阴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恐怖存在。

“督公”袁崇焕喉头滚动,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沉重的承诺,“崇焕…必不负国恩,不负督公苦心!”

“还有一事,”陆铮的声音压低,带着一丝森然,“本督离辽前,会留下‘听风’一部精锐骨干,由可靠之人统领,专司辽西走廊及蒙古方向细作侦缉。

所有情报,首报于你与本督在京中枢。皇太极此番受挫,必不甘心。其下一步动向,或不在辽东正面,而在…侧翼。”

陆铮手指在地图上蒙古草原方向点了点,“林丹汗虽败,余部犹存。需慎防建虏借道蒙古,绕袭蓟镇!李标、钱龙锡处,本督会提醒他们加强宣大、蓟镇防备,但鞭长莫及,督师需早做绸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